新市镇韶村村环桥头组有一座石拱桥,当地人叫环桥,实名保佑桥,始建年代不祥,重建于清道光十七年,至今保存完好,横卧于河面上,给村庄平添了几分古韵。然而20年前,它差一点消失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村公路发展迅速,我县实施村村通公路工程。当时,一条公路需要从保佑桥处通过,而保佑桥是拱桥,车辆无法翻越桥拱,因此需要拆除。但是保佑桥在当地百姓心目中是一座神桥,地位很高,据传可保人平安。还有一个原因,它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有着当地百姓的念想,村民要求留下此桥。在村民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后来在保佑桥边修建了一座平梁桥,公路从保佑桥傍通过,保佑桥被完整地保了下来。
在我县,不少地方是以桥命名的,然而桥却消失了,地名徒有虚名。韶村村环桥头组这座保佑桥能够留存至今,还是人的保护。当初若不是村民的呼吁,村干部的支持,保佑桥尽管有“保佑”之名也是难逃噩运的。
在“美丽德清”建设中,人文资源被越来越重视,而现实中,他们已经成了稀缺资源。古迹是不可再生资源,拆一处少一处,有时拆与不拆只是一念之差,而这个“念”就是人的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