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摄影 >> 德清图库
文字:   打印

咖啡店与服装店“玩”混搭
www.dqnews.com.cn 2016-12-29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咖啡店和服装店,看似没有关联,但是在不少城市,咖啡店开进服装店、服装店里卖咖啡已经成为另一种“跨界”,新奇的形态引人好奇。

  最近,在武康有家叫“心脏杂音”的店成了“网红”,生意也做得格外红火。不大的店面却“深藏不露”,其实,门面上的“coffee(咖啡)&clothes(衣服)”早就将店里的“秘密”告诉了来客。

  这家“复合店”有三个老板,分别是两个开服装店的80后姑娘陆晓燕和徐晓燕,以及一个开咖啡店的90后小伙王晨阳。看似简单的加法,却让这家店收获了“1+1>2”的效果。

  不似大城市

  这里的咖啡生意一般

  一个月前,这里还只是一家咖啡店,“心脏杂音”就是原本王晨阳给自己咖啡店取的名字,“我希望这家店能够给家和工作两点一线的生活增加点乐趣,让普通平静的心跳有一丝杂音。”

  王晨阳的大学专业是机械模具,但他心里始终有一个“想开一家咖啡店”的梦想。今年大学毕业前,这个愿望愈发热切,于是他动身前往位于武汉的参差咖啡梦想培训学校学习咖啡文化和咖啡制作。

  学成后回到家里,王晨阳开咖啡店的决定得到了父母的支持。8月份正式营业后,店里每天的营业额都在几百元左右。

  王晨阳发现,武康不像是青岛、南京等咖啡文化深厚的城市,“武康的咖啡附加了太多环境、空间的内容,而咖啡本身却不纯正。我比较推崇单品咖啡,一杯好的咖啡要求咖啡豆、机器和技术都要好。”

  和武康的多数咖啡店不一样,王晨阳的店并没有相对封闭的空间,他不希望顾客是来消费空间,更希望是真心喜欢咖啡而来。“我就想把咖啡文化推广出去,希望大家不会再盲目消费‘空间’。”

  他选购的都是精品咖啡豆,对咖啡的冲泡要求都很高,比如萃取过度导致咖啡酸涩,“这样的咖啡决不能给顾客,我会直接倒掉重做。”王晨阳还喜欢给顾客“上课”,因为不懂咖啡的人占多数,他坦言只能一个一个慢慢培养顾客,“有一位顾客我印象很深,他会拿来自己精心挑选的单品咖啡找我来分享。”

  王晨阳说,每天都在等一个喜欢咖啡的客人。

  两家店

  开在一个屋檐下

  两个孩子慢慢长大,陆晓燕在家终于“闲不住”了,想出来工作但又需要时间自由能够照顾孩子。“我喜欢泡在韩国的官网上看衣服。”因此,喜欢买衣服的她准备和朋友开一家服装店。

  正巧,陆晓燕喜欢喝美式咖啡,偶然尝到王晨阳的咖啡后,发现他冲泡的美式咖啡很地道,苦、酸、甜味口感丰富。“我来喝了几次咖啡,因为他的咖啡很好喝,我就跟他商量要不要合开店。”陆晓燕毫不吝啬对于这个年轻人的欣赏。

  没想到王晨阳马上答应下来,很快就砸了店重新装修。装修延续了原本王晨阳自己设计的日系风格,稍作改动后对外营业,“心脏杂音”的名字也被沿用了下来。

  “我们都考虑到,双方的圈子不同,合作的话能够拓宽客源,这是一点。同时两家店开在一个屋檐下,也会成为新的卖点。”因为一杯咖啡结缘,这间店铺迎来了蜕变。走进店里,时尚的服装首先吸引了目光,往里就是咖啡店,又被咖啡的香气绊住了脚步。两块区域被一扇木门和一个窗口划分开来,窗台边还有一棵仿真的樱花树又将两块区域联系在一起。韩式的衣服,美式、意式的咖啡,日式的装修风格,竟就这样和谐地共生着。

  拓宽客源

  把这种模式做下去

  咖啡店加上服装店的效果如何?开张以来,三个人已经得到了这个加法算式的首个计算结果。“开业的时候,我们推出了够满588元送一杯咖啡,你看,现在衣架上的衣服已经很少,都卖得差不多了。”陆晓燕说,一周上新两次的速度还是跟不上。

  目前店里的服装都是从韩国直邮或者从杭州的韩国服装档口进货,陆晓燕和徐晓燕已经准备开春以后自己去韩国进货。而王晨阳咖啡店的营业额也在增加,现在不会总是处于等客人上门的状态上。

  两位80后,一位90后,三人之间却没有丝毫代沟。三个人都说,合作开店最大的好处就是大家都很开心。王晨阳最有发言权:“以前自己开店比较孤单,现在有朋友作伴,比较开心。”陆晓燕说:“我们每天会约好几点钟来开店,哪边没空来开店,另外一边就可以帮忙照顾下。”

  说起日后的打算,三个人早就聊起过,“如果效益不错,就打算扩大店面,把这种模式坚持下去。”新鲜业态的出现势必需要经历市场的检验,但就像是王晨阳最初答应合作的那个决定,就像是陆晓燕和徐晓燕“我喜欢咖啡和衣服”的简单出发点,迈出尝试的一步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作者: | 记者 陆晨晖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