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22日《乾元镇又发现古城墙》的报道引起读者关注,许多读者为乾元镇尚有这一宝贵的历史遗存而高兴,并纷纷热议城墙往事。其中一些读者还就此结合乾元镇“美丽城镇”建设,提出了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和利用的设想和建议。记者就读者的想法作了整理、归纳。
乾元镇历史悠久,作为县城的历史也有1400多年,积淀了深厚的人文资源。也正因为它是德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劫难来临首当其冲。远的不说,太平军入城,烧毁县城内绝大多数房子。解放初及文化大革命也几乎毁掉了所有的寺院和大批古建,就连百姓房檐上的雕花也要凿掉。后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历史遗存越来越少。尽管如此,乾元镇仍然是目前德清县内最有古韵的地方。
近年来,乾元镇加快了城市改造步伐,然而现在的改造有别于以往的一些做法,不搞大拆大建,而是因地制宜,尽可能保留当地独有的历史文化遗迹,让老百姓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之中,打造“精致古镇、美丽社区”。谈家弄,这条原本几乎被人遗忘的老弄堂,经过修缮之后成了一条颇有名气的街弄,外地客人趋之若鹜,本地人也为之眼睛一亮,这是旧城改造的成功之举。
目前,乾元镇又在谋划溪街的改造,这将是一次大手笔。溪街与谈家弄不同,它是更有德清味的地方,它依山傍水,不仅保留着许多历史建筑,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果溪街得以改造,乾元镇又会出现一大亮点。
已经改造的大家山及谈家弄一带,与将要改造的溪街,地处乾元镇的南北,如果他们能连成一线岂不更好。那么他们能否连在一起?应该是可以的,连接的纽带就是大家山上的德清城墙。
大家山上的德清城墙,原来只知道北侧尚有留存,现在南侧也发现了一段城墙,这两段城墙,虽然不完整,但它跨越大家山南北。其北端在原东立大酒店处,此处距谈家弄只有几十米。其南端位于南街原二完小的后侧面,直对南门城桥。这就是说,如果古城墙加以修缮,从谈家弄走古城墙可以直达南街,再走过南门城桥,就是正在规划改造的溪街。因此,古城墙可以把大家山及谈家弄一带与溪街连在一起。
按照大家山古城墙现有的状况,是无法南北行走的,但是它可以经过修缮和改造得以贯通。德清城墙的大小尺寸在《德清县志》上有详细记载,修缮可以有选择地进行,比如在城墙的南北两端可以按古城墙原貌修缮,中间的某些地段也可有选择地复原,其余部分该保留现有的状况,只需用现代的建筑手段加以沟通。这样,将来当人们行走在城墙时,既穿越时空,看到了古城墙的雄姿,又从残存的城墙中感受到历史的沧桑。
要使城墙连接城南的溪街还要解决两个问题:穿越南街和南门城桥。大家山城墙与南门城桥之间原来有南城门沟通,现在更有条件在不影响南街交通的情况下建造南城门。南门城桥是系杆拱桥,有上部结构,可以把它改造成廊桥风格的桥梁。这样,从大家山城墙往下走,越过南城门,走过南门城桥,就到了溪街。而据了解,南门城桥与溪街的接口处也有亮点,乾元镇正在规划左顾亭和龟回坝的重建和改造。这是一处德清独有的重量级的景点,“县因溪而尚其清,溪亦因人而增其美”,诠释德清县名的典故就出于这里。以上是记者归纳了读者的一些设想,此设想要化为现实,需要当地政府、相关专家和百姓的认可与努力。如果这一想法得以实施,可以想象,将来乾元镇的居民或游客来到这里,先游览谈家弄一带的里弄文化。然后走上大家山城墙,感受冷兵器时代城市防御工程的雄伟。站在山顶的城墙上,城市风貌一览无余。翻过城墙走南城门及廊桥,从桥上眺望长桥河,左岸是现代城市风格,右岸是古老溪街鳞次栉比的徽派建筑。走出廊桥就是左顾亭,可吟诵宋代葛应龙的《左顾亭记》:“入兹亭者,思左顾而竭忠荩于国家……”走过溪街,南拐可登乾元山。这将是一次美妙的充满乡愁的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