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乾元镇龙门街丁山坝一户村民房的后院里,邱菡(化名)和妈妈两个人住在这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小房间中。因为住在一楼,窗前又有高大的墙体遮挡,房间显得阴暗潮湿,打开屋里唯一一盏节能灯,房间才慢慢亮了起来。
今年12岁的邱菡是乾元镇中心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一家人来自四川,在德清生活了六年时间。因为老家的爷爷生病卧床,邱菡爸爸于今年3月份回老家照顾老人,现在只有她和妈妈、哥哥三个人在德清生活,全家人仅靠妈妈一个人摆摊卖卤味的收入。
每天上下学,无论刮风下雨,邱菡都是一个人步行,从家里出发到学校,要整整走上3公里的路程,放学后,也是一个人步行回家,因为妈妈要出摊,没有时间照料她。
去年,邱菡在邻居小伙伴那里学会了骑自行车。“我很想让妈妈给我买一辆自行车,这样我就可以骑自行车上下学,也能和伙伴们一起骑车去公园玩。”内向的邱菡小声地对记者说道。
可是因为家庭经济问题,邱菡的妈妈迟迟都没给她买,懂事的她也就再也没有提起。“因为我知道妈妈在这边打工很不容易,平时家里的开销也很大。”邱菡说。每天早上五六点钟,邱菡的妈妈便起床前往打工的卤味店烧制卤味,因为有老板的关照,邱妈妈学到了一门卤味的好手艺,并承接了老板的档口,在城南工业园区的集中摊位点摆摊。
放学回家后的邱菡没有热腾腾的饭菜,因为邱妈妈从下午两点出摊一直要忙碌到晚上七点多钟才回家,一家人每天都要在晚上八点多的时候才能吃上晚饭。为了不让邱菡的肚子饿着,邱妈妈会买一些苹果放在家里,让放学回家的邱菡先吃个苹果垫垫肚子。而这,是她唯一的零食。
家里的困难远不止是生活上的拮据。邱菡的哥哥患有先天性的智力障碍,并且手臂关节处患有先天性残疾,母亲一边忙于生计,一边还要照顾两个孩子。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2012年4月,邱菡被检查出患有过敏性紫癜,其间各种求医问药,花去了家中的大笔积蓄。
2014年,邱菡的病突然复发,又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现在,她每天要吃一服中药和定量的西药,一天的花费在60元左右,加上每月去杭州的复查费用,每个月这个家庭要花费近2000元为邱菡治病。和同龄人相比,邱菡显得尤为内向与沉默,但在内心深处,她又有着强烈的表达意愿。在心愿征集表中,她这样写道,“这次‘百心百愿·情暖德清’活动的恩泽照进我们学校,学校及老师推荐我申报心愿,我非常开心,也很感激,更是激动。希望我的这个小小愿望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