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摄影 >> 德清图库
文字:   打印

新老照片见证沧桑巨变
www.dqnews.com.cn 2016-12-27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近,新市镇居民孙永华在本报摄影爱好者交流群里发了两张全景照片,一张摄于1981年9月29日,照片里可以看到新市南栅全貌,另一张摄于今年11月28日,取景点位于新市大桥。孙永华感慨:“隔了35年,新市变得越来越好。”

  记者来到孙永华在新市的艺术照相馆时,他正坐在屋里翻看着手机相册里的照片。看到记者来,他起身去泡了杯热茶,随后取出了1981年新市镇全景的原片。

  原片由四张照片拼接而成,场景偏移量非常小,孙永华将其整齐地贴在了硬纸板上,再放入长的牛皮纸袋,最后夹在纸盒里。“老照片我有很多,这是我觉得很宝贵的一张,因为是新市镇第一张全景照片。”

  “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1981年离1949年新中国成立已有30多年。经历这样一个跨度,城镇面貌肯定发生了很大变化,于是萌生了拍摄全景照片的念头。”那时的孙永华42岁,在做好照相馆人像摄影之余,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外出拍摄新闻照片。其新闻及纪实摄影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浙江日报》、《大公报》等大报刊登。

  为了找到最佳拍摄角度,孙永华骑着自行车到处转悠,最后选了新市酒厂一幢楼房最高层的阳台。朝北望去,热闹的轮船码头、古色古香的南栅、欣欣向荣的企业等尽收眼底。1981年9月29日,天气晴好,孙永华用双镜头照相机将画面定格。

  离那次拍摄过去了35年,孙永华从精力充沛的中年步入白发苍苍的老年,手中的相机不断更新换代,不变的是对摄影的热情。去年孙永华花了7000多元买了iPhone 6SP,开始钻研起手机摄影来。

  “要紧的拍摄用相机,平时闲逛拍点市井生活就用手机,清晰度还挺高的。”他这样说。

  11月份,孙永华的作品《水乡人家》在“看五水共治·秀灵韵水乡”摄影大赛中获得了二等奖。他高兴地说,这次在县里获奖比以前在省市获奖还要高兴。因为自己今年已经77岁了,有这么多优秀的作品参与竞争,所以觉得很不容易。

  孙永华想重回故地拍一张对比照,但酒厂那一片已经没有制高点了。至于景色,三十多年前跟现在比更是相差得一塌糊涂。11月28日,孙永华偶然路过新市大桥,轮船从京杭运河驶过,心头一动,用手机拍下了又一张全景照片。

  35年放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放在新市镇这一个体而言,变化显而易见。京杭运河仍承担着运输功能,轮船码头却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千年古镇兴于运河,河畔林立的高楼无言诉说着巨变,城镇中心慢慢地从商贸繁荣的南栅往西转移。“隔了35年,新市变得越来越好了。”孙永华再次重复了这句话。

作者: | 记者 虞高岚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