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农手里的林权证变成了“取钱卡”,解决了林业生产资金不足难题,还盘活了森林资源、保护了生态环境。
“多规合一”协同平台的建成运行,促进了我县项目审批有效提速。
聚变,一个物理学名词,指的是两个原子在聚合作用下生成新的原子并释放巨大能量的过程。
这样的过程,在德清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正在发生。五年来,凭借着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体制改革、土地管理创新等举措,我县逐渐形成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城乡转型、产业转型、动力转型的“德清新样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改革发展浪潮中砥砺前行的德清,在创业创新和赶超发展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成就。这里是县域改革的“试验田”,49项国家和省市重要改革试点落地生根,鼓励和鞭策德清义不容辞地扛起革故鼎新、争创范例的历史担当。
德清实践成样本
农地入市:
“死产”变成了“活权”
在县行政服务中心二楼,一块标有“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挂牌项目”字样的滚动电子显示屏特别显眼,上面清晰地显示了各个村提供的挂牌项目流转资讯。这里正是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中心,自2014年成立运转以来,已经完成交易1068笔,总金额达2.37亿元。在这里,我县农村“沉睡”的“死产”变成了“活权”。
我县农地入市改革运行一年半,已初步形成了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全国率先实现了首宗入市和首笔抵押贷款,调整入市全面布局实施,就地入市更是实现了常态化运行。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入市土地81宗589.26亩,成交金额1.438亿元。
在位于莫干山镇后坞村的浙江天泉莫干菇业有限公司内,传统的种植设施正被一批全新的现代化种植设施取代。负责人吴李雄兴奋地说:“真的想不到,1个‘红本本’都可以用来抵押贷款,这些现代化设施全是贷来的呐!”吴李雄口中所说的红本本是“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就是这个证,为他带来了500万元的贷款。
这样的好事,源于我县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其中,农村综合产权制度改革就是一项核心内容。随着改革推进,我县耕地(林地)承包经营权全部确权,农业经营面积50亩以上、林业30亩以上的流转经营权证也全部发放到手。不仅如此,全县所有宅基地确权发证,全部农房完成测绘工作,村民陆续拿到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红本房产证。另外,集体经营性资产也完成了股份制改革。这一系列的改革,让村民可以用手中股权、农房、林权、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等作为抵押,贷款变得容易不少。
截至目前,通过农地入市,我县农民和农民集体已获得收益超1.15亿元。
多规合一:
共绘一张美丽蓝图
阜溪街道龙胜村村主任王建和拿着的设计方案规划图纸上,青山绿水间,是白墙黛瓦、错落有致的民居,一个全新的中式新浙派乡村跃然纸上,令人期待。
“这就是我们的中心村,村民的居住环境将会大大提升,我们的目标还要创建浙江省绿化示范村。”王建和介绍,3年后,这165亩土地上将集聚156户村民。“这得益于‘坡地村镇’试点,让我们上山建房,依山而居。”王建和说,龙胜村共有8个自然村,但村庄之间布局分散,房屋破旧,缺乏配套。为了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困难户的住房问题,村里早就想集聚造中心村。但是坡地资源不能乱挖乱建,选址也迟迟没有确定。通过“坡地村镇”试点,龙胜村对中心村项目终于得到了落实。
“项目即将进入招投标,争取在12月底前建设。”王建和说,中心村建设启动后,“多规合一”也将帮助整体村庄规划得到优化完善。
“‘多规合一’实现了精准用地,让每一寸土地都能得到管控。”县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的“坡地村镇”试点,也是“多规合一”、精准用地下的创新成果。
空间布局全域优化、土地资源高效配置、各项改革有效激活……“多规合一”绘就的这张发展的新蓝图,统筹推进着全县系列改革,还注重把改革成效更多、更快地释放出红利,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受益。
不仅如此,“多规合一”还不断激发了“农村三权”改革活力。通过“多规合一”精细梳理,全县1934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中,明确可直接入市地块1119宗,有力助推了“农地入市”改革的推进。
公共服务:
百姓实惠沉甸甸
每天打开微信公众号“德清文化馆”看看有什么新的培训成为李阿姨的必修课。前不久,第四期“清溪课堂”公益培训开始报名,内容涵盖了健身、书画、舞蹈等多个方面。李阿姨连忙报了名。“这些公益培训班专门针对成人开设,学起来没有压力还能丰富生活,我准备约上几个小姐妹一起去。”
教育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近年来,我县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深化改革,逐步构建结构合理、运行有效、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县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我县创新开展了“互联网+文化修身”行动,利用图书馆、体育中心和农村文化礼堂等资源优势,广泛开展以德清家风节、德清阅读节和德清跑步节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修身行动,促进以德育人、以文化人、以体修身。
与此同时,医疗卫生建设一直是民生事业的重要一环。一张缴费变化的处方单,一个在本地享受到与省级专家医生“面对面”的机会,都是德清医改进程中的缩影。
2014年,我县入选“国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第二批试点县”,去年我县又入选全省首批“做强做优公益性医院、放开放活营利性医院”改革试点。随着我县在医改上的不断探索深入,曾经“看病难、看病贵”的医疗“坚冰”正慢慢融化。
从药品价格到医疗服务,德清老百姓享受到的红利越来越多。47岁的张先生是个患有慢性肠胃炎的“老病号”,手头的肠胃药四季不断。张先生经常要去县人民医院配常用药,10月28日他拿到的处方单和一年多以前相比,能明显发现,“常备的胶囊、药片比以前便宜了有一成多。”
对于张先生来说,医疗卫生改革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买药能省下一笔开销。而对于我县城区以外的镇村病患来说,医疗卫生改革带来的变化远不止于此。
县人民医院在10月初启动了二期工程,按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规模建设,新建14层住院楼、5层门诊医技楼以及高压氧舱、医疗辅助用房等。
位于新市镇梅林村的德清医院迁建项目也在热火朝天地建设当中。德清医院迁建项目是我县引进民间资本参与合作办医改革的首例,浙江佐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参与注资,建成后将辐射新市周边地区约20万人,实现更高程度的“家门口看病”。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不断强化,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极大推动了我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双下沉’的做法很大程度上能缓解大医院就医拥挤、小医院门可罗雀的现象,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均衡的医疗资源。”县卫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开放合作展魅力
改革、开放,让我们拥有了更广阔的视角,也让德清与国内外架起了桥梁,彼此的连接也更紧密了。近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实施“改革创新、接沪融杭”发展战略,坚持企业的“引进来”、“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改革开放的德清,越来越魅力无限、活力十足。
内外并重
与世界联动
一直以来,德清主动放眼全国乃至全世界,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并重,在开放中不断抢抓机遇,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
今年8月签约、总投资200亿元的乐视生态汽车项目推进顺利,即将开工建设,这也是我县引进的首个超百亿项目。在大项目、好项目推动下,我县产业、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发展。2014年我县规上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今年上半年,我县规上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00亿元。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家居三大主导产业比重达到了近70%。
这得益于近几年我县有效的招商选资,让“大好高”项目快速增长。2012年以来累计引进“大好高”项目210个,近三年在“9+1”产业招商的统领下,2014年引进“大好高”61个,2015年引进54个,今年1~10月已引进58个。
与此同时,休闲旅游、地理信息、通航产业等新兴产业也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裸心谷等为代表的“洋家乐”享誉全球,今年的杭州G20峰会期间,裸心谷成为了国内外媒体竞相报道的热点。省地理信息产业园快速成长,联合国地理信息论坛永久会址就落户在这里,对未来发展更加可期。
“德清制造”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地在走进了世界各地。美都能源、恒立数控、浙江鼎力等20多家企业,通过收购品牌、设立营销点、开发能源等形式纷纷走上了全球化发展之路,推动着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此外,外资并购、利用外债、境外上市等新的利用外资形式竞相发展。2015年成功在香港上市的佐力小贷,成为国内首家在境外上市的纯小贷公司。
近几年,检验检疫、海关先后在设立德清办事处。2015年12月德清港建成开港,这个具备通商口岸等综合功能的国际港区,也正在推动我县对外贸易“大通关”的建设发展。当前,我县外贸企业更是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2015年12月成立的德清中非经贸港服务有限公司,作为一站式外经贸综合服务平台,更积极助推着企业不断扩展市场。截至目前,中非经贸港已服务中小企业120多家,实现外贸出口2000万美元。
2012年以来,我县外贸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04.12亿美元,其中出口88.25亿美元;累计完成合同外资15.7亿美元,实到外资7.85亿美元;企业累计完成境外投资15.25亿美元,连续四年蝉联全市第一。
接沪融杭
借势新崛起
就在前不久的12月8日,县人民医院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举行合作签约仪式,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德清分院揭牌,开启了两家医院合作的序幕,也加快我县医疗卫生高端接沪融杭的步伐,让老百姓颇为期待。
“对德清百姓来说,日后在家门口找个上海医生看病,或在两家医院之间会诊、转诊,会方便很多。”县人民医院院长盛伟表示。
眼下,德清第一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德清校区项目也在顺利推进,预计在2017年开工建设;而备受关注的杭州二绕已经批复,与104国道互通的试验段将先行开工,今后交通更为便利,也能让德清更好承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产业溢出。
这些年,我们还能深切地感受到,德清与杭州、上海正有着越来越多的“亲密”联动,且随着行政壁垒不断突破,德清与两地在重大规划、产业协作、创新要素、公共服务等关键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甚至实现了深度融合。
可以说,近年来我县在医疗、交通、教育等民生领域的接沪融杭成效尤为显著,让老百姓能享受的实惠和期待也更多。公共自行车卡早实现了德清、杭州的两城通用。今年10月,我县还与上海世外合作办学的首个国际学校落户莫干山镇,进一步打响“优学在德清”品牌;今年3月,德清医院与杭师大附属医院在原协作医院的基础上,签约成为“杭师大附属医院德清分院”……目前,《德清县接沪融杭“十三五”规划》已经编制完成,且接沪融杭工作开局良好。我们相信,坚持秉承接沪融杭战略,开放且融入的德清,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