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摄影 >> 德清图库
文字:   打印

德清女孩澳洲打工度假
www.dqnews.com.cn 2016-12-22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想在澳洲跳一次伞,想去冰岛泡温泉,想去欧洲学习,想看山川大海,想和很多陌生人说早安,想有个伴侣,和我一起去认识时间的荒芜,想有一个能谋生又热爱的事业……出来这段时间最大的感想是,原来有那么多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

  ——尤比莉

  这是德清女孩尤彬婷写在微博上的一段话。今年11月,23岁的她前往澳大利亚开启打工度假之旅。当同龄人都在忙于找工作、读研和谈恋爱的时候,她选择收拾行囊,去外面看看。

  “停顿”是为更好出发

  今年6月,尤彬婷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毕业,本科学的是广播电视学。她和所有应届毕业生一样,在实习与找工作之间来回忙碌。今年年初,她偶然看到了朋友圈中的一位好友发布了获得澳大利亚打工度假签证的信息。

  “当时我参加实习的这家影视公司倒闭关门,我的专业实习也就此结束,那段时间找不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尤彬婷说,看到这位好友发布的信息,她很感兴趣,便向朋友咨询,自己上网搜索资料。

  所谓打工度假是一些欧美国家流行的现象,这些国家的年轻人往往在完成学业后,开始正式的工作之前,花费大约一年时间到遥远的国外旅行,在此期间在当地打工赚取生活费用。

  目前,中国大陆公民可以申请WHA(Work and Holiday Arrangement ,简称WHA)的国家只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澳大利亚的这种签证每年最多5000名,要求必须是接受过高等教育并有英文技能的中国年轻人才行,并且这种签证一个人一生只有一次机会。

  按照签证办理指南上的流程,一步步申请,经过六个月的时间,尤彬婷终于拿下前往澳大利亚的打工度假签证。“在网上一搜才知道,原来中国的年轻人想到国外进行working holiday,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尤彬婷告诉记者,普通的高校毕业生,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同学,也可以取得打工度假签证。

  毕业季,尤彬婷身边的很多同学都进入了不错的单位,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但尤彬婷并没有像她们那般顺利。“我的父母想让我回到德清,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但这是我最为抗拒的事情,我不想年纪轻轻就被束缚在了小县城中。”尤彬婷说,“但是凭我现在的能力,又无法进入自己心仪的公司工作,于是我选择出国打工度假,边工作边旅行边学习。”

  第一次与父母提出自己准备去澳大利亚的时候,家人以为她在开玩笑。办理签证时需要提供不低于4万元的存款证明,尤彬婷选择向家人借。“等到我在上海打电话问我妈借钱的时候,她才意识到我是来真的。”尤彬婷笑着说道,“我告诉她中国有很多年轻人都做过这件事,而且我还有一群同伴,我妈这才勉强松口同意。”

  新鲜事物和未知生活

  一边工作,一边旅行,像这样的生活状态尤彬婷不止经历过一次。大二那年暑假,她和一群小伙伴自驾前往云南。“我们从江西南昌出发,开了一天一夜的车到达云南丽江,又前往昆明、大理、湖南等地边玩边工作,20几天的工夫,我赚了7000多元。”

  不过,吸引尤彬婷参加这种活动的绝不仅仅是钱。“我很喜欢那种自由的状态,一路上可以住不同的旅店,见到不一样的人,可以感受到在办公室里感受不到的东西。”

  受那次在云南打工度假经历的影响,澳大利亚之行对于尤彬婷来说,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更是一次必然的选择。11月21日,她到达了旅途的第一站——墨尔本,找到了朋友圈里那位已经提前到达的朋友,开启了正式的打工度假生活。

  一个礼拜后,她找到了一份在一家华人开的拉面店给顾客点餐的工作,时薪12澳币。“澳大利亚人貌似很喜欢吃中国的拉面,有些老顾客甚至不需要菜单,直接就能报出想吃的拉面。”尤彬婷说。

  为了寻找更好的兼职,尤彬婷在20多天后离开了墨尔本,来到北部的一个名叫Cobram的小镇,做水果包装,时薪有22澳币。“我需要攒钱去其他地方游玩,也要还出国前向妈妈借的一笔钱。”尤彬婷说,“其实,很多人来这里打工度假,都怀着不一样的目的,有人想来赚钱,有人想在这里定居,有人想在这里学习。而我就想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放下父母的期望远走国外,尤彬婷心中会有一点点不安与愧疚吗?她说,或许我微博中的一段文字可以回答——“个体与命运千差万别,表象的与意识的,语言的和真实的,迟来的和注定的,梦幻的和必须实现的,唯独,没有正确的和错误的。”

  旅途中的感动瞬间

  “澳大利亚的领土与中国相差无几,但它的人口只有2300万左右,中国随便一个名人微博的粉丝数量便能超越它。”在微信语音的那头,尤彬婷娓娓道来。但就在这样一个国度,她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生活态度。

  “在这里,办一张银行卡,需要一周的时间,最后拿到银行卡的方式是在自己家的邮箱里。”慢节奏的生活方式或许会让中国人抓狂,但在澳大利亚却是习以为常。

  “只有真正走到外面的世界亲身经历,你才会了解到,原来世界上有那么多不同国家的人,他们以这样一种让你意想不到的生活方式生活着,这是一种很神奇的感觉。”尤彬婷在微博中这样写道。

  “这里的人很喜欢说‘sorry’和‘thank you’,有一次,朋友在走路时不小心撞到了一个人,那人居然回头说了一句‘thank you’,我觉得特别可爱!”尤彬婷笑着说,“有很多次,我在超市里买东西,行走在前面的顾客经常会回头跟我说‘sorry’,他可能以为挡住了我的路,其实并没有。”这些小小的瞬间,让尤彬婷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触动。

  坐公交车下错了站,尤彬婷一个人迎着夕阳走在笔直的大道上,突然有一辆车在前方停下,一位老爷爷探出头,做着招手的姿势,喊道:“come on!”她非常幸运地搭到了车。“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在这里很常见。”尤彬婷说道。接下来的日子,尤彬婷准备找一个同伴,前往澳大利亚南部的一个名叫塔斯马尼亚的海岛进行“换宿”。“我还没有看到过树袋熊、没见过袋鼠,还有很多没有玩过的地方,其实我骨子里就是爱玩儿吧!”采访结束前,尤彬婷带着爽朗的笑声说道。

作者: | 见习记者 沈晓颜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