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摄影 >> 德清图库
文字:   打印

76岁崔奶奶 无师自通爱绘画
www.dqnews.com.cn 2016-12-06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崔阿林是洛舍镇东白龙潭一个普通的村民。她不是文化人,也没有经过任何专业院校的培养,但她有一项一般农民没有的技能——绘画。

  都说洛舍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在农村的崔奶奶虽然有着这手绝活,却很少有人知道。几经打听,记者才在一个热心村民的带领下找到了她的家。

  孙女激发绘画热情

  崔阿林今年76岁,留着一头利落的短发,看上去很精神。她家住在一栋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两层小屋。屋外,施工人员正在翻新房子。推开仿古大门进入大厅,穿过过道,就是一个玻璃覆盖的天井,这里就是崔奶奶的绘画工作室。

  原先,屋前屋后的墙上都是崔奶奶画作,因为翻新,很多地方被覆盖了,好在后来她都在纸上作画,各式作品都能被保留下来。在天井里,随处可见裱好的画,一个不大的四方桌,上面盖了一层塑料薄膜,一盒水粉画颜料、一个调色盘和几支毛笔,就是崔奶奶的绘画工作台。

  崔奶奶怎么会想到要绘画?她这样说:“那是在两三年前,当时孙女正在学画画,看她画得挺好,我就有点心动,自己也开始学着画了起来,没想到这一画,就停不下来了。”可以这么说,崔奶奶的绘画热情是被孙女激发的。正是有了这次的体验,崔奶奶开始临摹各种各样的动物、山水等,绘画水平也进步很快。

  就地取材更接地气

  “我今天打算画个山水画。”推开画纸,崔奶奶就用铅笔洋洋洒洒地勾勒出她眼里的风景,调好颜色,笔尖游走,半个多小时过去了,高山怪石跃然纸上:“我没有文化,也没出门看过外面的世界,这些都是靠想象来画,所以都比较随性。”崔奶奶告诉记者,她擅长画动物,但这也是最费时间的部分,通常创作一幅完整的画,大概需要3天时间。

  记者注意到,崔奶奶画中的各类动物,都能在幼儿识图的卡片上找到原型。“这些小卡片,是她在倒垃圾时捡来的,现在只要是有图案的物品,她都会保留下来,然后再临摹。”崔奶奶的女儿沈家音也被妈妈的绘画天分折服,她画画无师自通,卡片、书本、盒子……这些常见的东西在她看来都是教材,可以拿来“临摹”。

  “我妈的画颜色比较丰富,看上去也很鲜艳,很多时候还没等她画完,她一些要好的姐妹就来‘预订’,她也不收人家一分钱。”沈家音指着一个礼盒笑着说:“这也是一个亲戚看到了礼盒上漂亮的花朵,想让我妈做成一幅画。”

  梦想画室正在打造中

  崔奶奶的画用的是水粉画颜料,但从技巧上来看却是工笔,她画笔下勾勒出的动物细腻、精巧,咋一看,以为是水彩笔画。

  绘画间隙,洛舍镇城建办副主任丁建峰急匆匆地赶来:“大妈,其他的画还有吗?”里里外外搜罗一遍,总共有七八张。“之前也没有一个固定的画室,画了之后也是随意放,有些画遗失了。好在洛舍镇帮忙做起了画室,以后画画也有地方了。”崔奶奶乐呵呵地说。40平方米的大厅以后就是崔奶奶的画室,经过改造,地面上已经铺上了石板,门窗全都换上仿古门窗。“我们也是无意间知道崔奶奶的事情,她有这个才华和梦想,就力所能及帮她圆梦。”丁建峰笑着表示,崔奶奶的画室改造,已经作为美丽城镇建设的一部分,大约在12月中下旬就能完成,除了绘画室,还有会客厅,到时候有绘画兴趣的朋友,都能和崔奶奶在这间新画室中喝茶畅谈,切磋技艺。

作者: | 记者 陈健 通讯员 沈海霞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