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摄影 >> 德清图库
文字:   打印

不是原配胜似初婚
www.dqnews.com.cn 2016-12-02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对河口村东风组村民方志平今年63岁,为了照顾病榻上的妻子李伟琴,他11年来含辛茹苦任劳任怨,不但让大医院“只能活三年”的宣判无效,而且妻子的病正渐渐好转。

  11年前不幸降临

  方志平与李伟琴并不是原配夫妻,都是在三十几岁先后丧偶。方志平的原配妻子留下10岁的儿子撒手而去,李伟琴的原配丈夫去世时,则留下了12岁的儿子、4岁的女儿。

  李伟琴原是上柏村人,是嫁到方志平所在的对河口村上来的。李伟琴在年轻时就勤劳肯干,里里外外是一把好手,曾经担任过村里“农业学大寨”妇女队长,无论山上、田里农活她都能干得很出色。村里一位干部看见他俩一个勤劳能干,一个忠厚老实,就有意牵线。在村干部的撮合下,两人就在互相帮助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于26年前去民政部门办理了结婚登记。

  她在村里开了一家小吃店,方志平在村里务农当石匠。虽然有三个小孩要拉扯大,但夫妇俩互相帮衬,日子也在一天天好过起来。不料,一场意外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

  11年前的一天,李伟琴去对面的山上掘笋,在下山坡的途中,不慎从车上摔了下来。这时,方志平正在武康高架桥上做亮灯工程加班施工。得悉妻子受伤严重后,很快又将她转院到杭州大医院紧急治疗。

  命保住了。可是两次大手术,长达一个月的重症监护室和高压氧舱治疗,还是让李伟琴吃尽苦头,头右侧骨头因粉碎被取出,整个头右部明显扁平凹下,左半身上下肢完全丧失生活能力,成为半身不遂的特级伤残人士。

  出院时,医院的医生告诉方志平:病人因为大脑严重受损,基本上只有三年的存活期。这不啻是一个晴天霹雳,彻底击碎了全家人的幸福。

  病情不断好转

  李伟琴在床上一躺就是几年,生活不能自理,不能行走,至今仍只能坐在轮椅上,连大小便都时常失禁,大脑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方志平不但天天要给李伟琴翻身,服侍大小便,还要维持家庭生计,日子过得很清苦。幸好三个小孩已经长大成人,两个孩子刚刚参加工作,勉强自立,还有一个孩子刚读大一,需要生活与学习费用。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方志平艰难地度过来了。

  村民李菊娣对记者说,方志平这11年来的辛苦,我们全村人都看在眼里。方志平这些年来连逢年过节出村做客人都放弃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当年医生的预言并没有出现。相反,李伟琴的病情居然一天天好转。虽然还是半身不遂,但饭量也正常了,脸色也红润了。有些记忆也恢复了,甚至能报出儿子和兄弟的手机号码。这让方志平如释重负、大喜过望。2014年方志平护送李伟琴再次到县人民医院体检,核磁共振的结果让医生吃了一惊:除了偏瘫外,身体其他各项指标趋于正常。

  善良感动全村

  走进对河口村的方志平家,方志平正扶着妻子在门口轮椅上晒太阳。方志平对记者说,这几年,村里和县里对他也有一定的帮助,这也是帮他顺利度过难关的正能量。

  原来,近年村里也考虑到方志平家的实际困难,安排了方志平一个清扫垃圾的工作,每月工资收入1800元。县民政部门也在近几年发给李伟琴每个月500元的残疾补助,帮助她战胜疾病。亲戚、朋友们也纷纷伸出援手,帮助方志平战胜困难。方志平说,自己与李伟琴虽然是半路夫妻,但同是患难夫妻,当然不应该在她最需要自己的时候离开她。他说,自己会一辈子陪她到老。他还让孩子给李伟琴买了一台锻炼上下肢恢复功能的理疗器,想让李伟琴最终能够站起来。

作者: | 记者 朱宇飞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