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市居民韦秀程向本版报料,新市的董学来收藏了一本1949年职工档案,里面记载了当年新市镇的行业分类,对研究当地商贸文化有一定的文献史料价值。
董学来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整理办公室时偶然发现这本职工档案的。“那时我在新市财税所(国税、地税未分家时的说法)工作,因为办公地点要搬迁,所以进行了整理。这本档案用工笔小楷书写,字迹工整清秀,所以留了下来。”董学来问了一圈职工档案是谁人书写,但没有得到结果。
这本职工档案全称为“德清县新市镇职工会各业理事组长名册”,落款“1949年12月20日造”。这意味着,这极有可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新市镇首届职工会的骨干名单。
职工会相当于现在的总工会。这本职工档案的尺寸比一张A4纸要小,封面是黄糙纸,内页为红格黄宣纸。里面详细记载了各行业理事组长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从事职业及从事商号名录。
职工档案根据行业类别分成了20个职工会小组,有国药、酱酒、南货、绸布、估衣(注:代卖衣服)、粮食、纺织、脚伕、制鞋、木工、铁器、豆腐、泥水、理发、制香、百货、成衣(注:服装厂)、纸货、篾竹、饮食。记录在册的总共有101人,年龄最大的59岁,最小的21岁。
韦秀程指出了当时新市一些颇负盛名的商号。理发行业最有名的是白玫瑰理发店。“我小时候就听说,‘白玫瑰’最好了,是温州老板开的,理发师都是从温州请来的。”南货行业的“泰昌隆”,位于西大街,现仍留存七进深清代古建筑900多平方米。国药行业,“贝益寿”商号开设于清代嘉庆年间,位于新市镇北街,是当时新市最大的药铺,不过上个世纪八十年至九十年代间被拆除,现在已经看不到了。酱酒行业的“元新鑫”,1956年公私合营,被合并至新市酒厂。
不同于理发、酱酒、南货、绸布等行业,脚伕、木工、篾竹、泥水等行业并没有商号记载。但能记录在册的,都在当时有一定规模及水平。韦秀程拿泥水行业举例:“当时泥水匠手艺十分高超。陈宅的风火墙采用了灰塑与彩绘相结合的方式,这是当时新市仅有的一处,也是目前我县留存的唯一一处灰塑彩绘结合的风火墙。”(请韦先生前来领取报料奖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