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的发展与金融的有效支撑紧密相连,作为全省首批金融创新示范县、全省唯一的长三角金融后台基地、全省科技金融结合示范区及全省民间融资管理创新试点县,我县金融业在“十三五”期间将如何发展和布局,近日出台的《德清县金融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给出了答案。
资金要素供给再发力
金融的首要任务就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之前,我县在全省率先推出了财政性资金“贷存挂钩”激励制度,实行“多贷多存、多税多存”,激励金融机构扩总量、调结构,加大对实体经济有效信贷支持。“十三五”期间,我县将继续完善该制度,积极构筑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不断优化融资环境,进一步营造经济、金融和社会良性互动的发展氛围,争取到2020年末,新增全社会融资总量突破1500亿元,本外币存款余额超100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超800亿元。
小微企业往往更需要“雪中送炭”的金融支持,在“十三五”期间,我县将积极争取国家“投贷联动”试点,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围绕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加大对小微企业有效信贷投入。
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推动农村综合产权抵(质)押贷款及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抵押贷款增量扩面,与普惠金融工程的深入实施相结合,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德清板块”再壮大
至“十二五”末,我县已有挂牌上市企业96家,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基本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德清板块”。“十三五”期间,“德清板块”实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对拟挂牌上市后备企业实施“一企一案”的培育措施、主动对接各上市机构、积极兑现落实挂牌上市扶持政策等举措都会“上阵”。还将支持上市企业融资再融资,兼并重组再发展,引导上市公司将募集资金用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实施内延挖潜、外延扩张并举的发展战略,增强创新驱动能力。争取到2020年末,挂牌上市企业数量超20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较“十二五”末翻一番,超2000亿元。
我县直接融资占比在“十二五”期间得到了显著提升,“十三五”还将继续增长。挂牌上市企业可通过定向增发、配股等方式扩大再融资规模,非挂牌上市企业可通过发行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信托及融资租赁等多元化方式融资,同时,支持股权投资基金和产业并购基金积极参与企业的改制重组。推进国有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国有资产。到2020年末,力争直接融资比重占比达70%以上。
金融贡献度再提高
金融业在“十二五”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金融业增加值较“十一五”末翻了一番,占全县GDP的比重显著提升。“十三五”争取再创佳绩。
推动浙江省长三角金融后台基地发展,我县将以莫干山国家高新区为主平台,积极引进各类金融后台,吸引更多金融后台落户德清,同时,要推动现有金融后台加快建设。
把握产融结合发展趋势,鼓励上市公司及龙头骨干企业组建财富管理、资本管理、产业基金、融资租赁、股权投资等新金融业态及布局消费金融市场,推动产业资本向金融领域渗透,实现产融结合,优势互补。
还要着力发展地方总部经济,做强做优持牌金融,争取到2020年末,全县金融业增加值超60亿元,占服务业比重的25%以上;金融业税收超10亿元;新引进和培育各类新金融业态300家以上。
金融生态环境再优化至2015年末,全县银行不良贷款率0.73%,资产质量保持了全省最优行列。优渥的金融生态环境将在“十三五”期间继续保持。一方面要加强金融机构监督管理,规范发展地方金融新业态,维护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另一方面要完善风险防范体系,通过完善银担合作机制、规范发展市场化转贷机构等举措,补齐金融风险防范“短板”,在“十三五”期间,积极打造金融生态安全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