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洛舍镇的一座古桥引发居民议论,此事引起了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关注。
原来,10月29日上午,一辆运送建筑材料的卡车经过镇中心学校对面一座古桥时,造成该桥的一块梁板石断裂、下陷。居民见此情况立即向有关部门作了报告。当地派出所及县文保部门得知情况后前往调查,目前此事还在处理中。
被压断的古桥位于洛舍镇镇区内的一条弄堂口,桥名叫富新桥,因为该桥在已圮的净信寺前,当地人都俗称其为寺前桥。此桥为单孔石梁桥,根据建筑风格,应该始建于宋代,桥栏上刻有“雍正九年重建”和“道光二十年八月重建”字样,证明之后经过多次重建。该桥属文保点。
以前,富新桥横跨在穿越洛舍镇区的一条小港上,后来在城镇改造中,小港填塞,富新桥仅露出桥面部分,实际上已成了一座旱桥。但是由于它位于居民集聚区的弄堂口,是居民进出的必经通道,交通往来频繁。近年来,居民车辆也从此桥过往,古桥不堪重负,梁板出现裂缝,最终因车压而断裂。
看到富新桥损坏,当地居民议论纷纷,对于他们来说,这座桥就像他们的长辈、老邻居,能够讲述关于它的许多故事。此前富新桥被磕碰现象也时有发生,居民给予修修补补。面对现在桥梁板断裂的状况,他们很是担忧,但也想不出解决的办法。一位家住桥旁姓陈的居民说,原来这条小港上有七座古桥,后来塌的塌,拆的拆,填的填,这是仅存的一座,她希望这座桥再也不要毁坏了。据了解,当地政府和文保部门就富新桥的现状和保护利用问题已作商议:富新桥早已失去了勾通河流两岸的桥梁功能,而作为陆上通道,已给该地段交通带来不便。再则,因为现在该桥只露出了桥面部分,古桥的观赏功能也已失去。但是,富新桥是洛舍悠久历史的见证者,也寄托着居民的乡愁,应该予以妥善保护利用。因此,计划在镇区改造中,把它迁移至将要建设的市民广场,既使富新桥重现当年模样,又使它得以永久保存,还能成为体现水乡韵味的新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