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气象学会举办的《我眼中的天气和气候》竞赛活动中,我县洛舍中心学校气象小组的一篇题为《天气对今年我地橘子普遍低产或酸果现象影响的探究》的科技小论文,居然获得了全国小学组唯一的一等奖。一所乡镇的中心学校,居然能在全国大赛中折桂。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奥秘呢?记者实地采访了学校的指导老师和气象小组的几位成员。
红领巾气象观测站
蛛丝马迹
橘子怎么变酸变小了
完成这篇小论文的作者,是一群该学校气象小组当时五年级的学生。执笔者是602班的杨易轩。而写这篇论文的最初念头,缘起自家门口的橘子树。
“我家门口有一棵橘子树,每年在成熟时都能结好多橘子,可是去年不知道为什么橘子又少又小,而且出现烂果现象。我想是不是我家的橘子树得了什么病。可是到学校和同学无意中聊天,得知同学家的橘子也出现了这样相同的状况。这是巧合,还是普遍现象呢?我们决定开展研究活动去一探究竟。”杨易轩回忆,601班杨雨嫣同学家有橘树也是这种情况。601班雁塘村的赵亦娜、602班三家村的章婧怡等同学也都从邻居家或房前屋后的橘树上看出了端倪。正是这个念头,让他想一探究竟,找一找让橘子变酸变小的真正“幕后凶手”。
从去年的10月8日开始,他们这个十多人组成的气象小组在指导老师潘月红的组织下,开始了访问调查。
顺藤摸瓜
全镇每个村都走访
第一个成为气象小组调查对象的,是杨易轩家前面的学校罗老师家的橘子树。杨易轩和罗老师一起数了数橘子果的数量,总共78个果子,其中大果33个,小果45个,其中30个黄皮,其余都是绿的。杨易轩向罗老师说明了来意,罗老师就让杨易轩和妈妈一起采了几个橘子。杨易轩采了一个最大的,一个最小的,放在电子秤上称了称,发现大果重量是0.1105公斤,小果重量是0.04公斤。接着杨易轩还用卷尺量了量橘子的周长,大的13.5厘米,小的8厘米。最后,杨易轩就品尝了这两个橘子,品尝的结果是:“大橘子酸酸甜甜,小橘子酸得让人倒牙。”
第二天,气象小组和接到调查任务通知的同学们的调查结果陆续涌来。三家村的张建峰家、砂村村的沈玉芳家、洛舍村的毛爷爷家、东衡村的沈一家、张陆湾村的姚世杰家……这些橘农的橘树数、橘子生长总数、大小橘子数量、绿橘子数都有了详细的调查结果。最后,孩子们的调查地点涵盖了洛舍镇的全部行政村。调查结果显示,当年的橘子数比上一年成熟得少、绿橘子较多,酸的也较多。像罗老师家的橘子,上一年一棵橘树能收130个好吃的甜橘子,当年能收到只有一半数量左右的橘子,而且大多数还较酸。
谁是凶手
低产酸果原因找到了
出现橘子普遍性的少果、小果和酸果、烂果现象,有些同学认为,会不会是因为土壤里肥料不足?通过调查,气象小组的孩子们发现,土壤还是往年的那些土壤,土壤因素很快就首先被排除了嫌疑。村民的橘子树往往不在房前就在屋后,基本不大去进行专门管理,因此肥力、栽培因素也不是低产酸果的主要因素,嫌疑被一一排除。
难道是天气在作祟吗?孩子们心里不由得一阵紧张。气象小组开始从网上找答案。他们首先查询了橘子的生物特性。他们发现,这种果树的生长适温是20℃至35℃,特别是在25℃至30℃之间生长最为茂盛。气温低于10℃时就会有黄叶出现,低于8℃就会出现落叶现象。
按照气温,孩子们推算橘子最适宜生长的季节就在夏季。6、7、8月是橘子生长的最关键阶段。那么这三个月的气候条件与橘子生长有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天气如果“作案”,那是会留下“案底”的。而这些“案底”,学校的红领巾气象观测站都留着呢。
孩子们从洛舍中心学校内的可桢气象学校,找来了这三个月的气温、降水、雨日等气象数据,还从县气象局得到了日照数据和天气情况的“常年值”,汇总以后,孩子们像发现了谜底一样兴奋:7月份的雨水异常偏多,达到了19天!较“常年值”多出了4.6天,降水量更是偏多了100.1毫升;8月份气温异常偏高,较常年值高出了2.1℃。这些数据说明,结果少的原因就是因为7月份雨天多、风力大,直接导致了橘子花被风雨打落,导致挂果不佳;结果小的原因就在于7月份降雨量偏多后造成枝叶徒长消耗掉果子养分;橘子喜温耐旱,7月降雨量大使橘子枝叶过于繁茂,果子见光、透气性差,得不到阳光充足照射从而造成酸果现象。
学校老师
气象研究未有穷期
这次获奖结果一出来,指导老师潘月红和学校政教处主任陈志峰都觉得有些意外。其实,追寻这所学校的气象轨迹,获得全国唯一的一等奖绝不是偶然的。
1992年,这所学校就开始了气象科技教育活动,1994年建起了可桢气象学校,20年来风雨兼程,学生们组成的气象观测小组几乎每天都去学校气象观测站记录气象信息数据。2012年学校少先队课题《依托可桢气象学校培育队员科学文化素养的实践与研究》课题获全国少先队课题特等奖;2012年12月学校被中国气象局授予“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示范校园气象站”。
除了本次获奖的课题外,这些年来陆续开展的“山田为何虫害轻”、“金秋褐稻虱虫害为何重”、“走进暖秋世界,探索农气奥秘”、“走进水葫芦的世界”、“小龙虾,大世界”、“夏天雨·秋季果”等等,都是在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大胆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完成的一个个十分成功的气象科技小课题。对于学校方兴未艾的气象科技教育,用校长姚纪春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发展未有穷期,奋进永不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