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摄影 >> 德清图库
文字:   打印

寻访“蚕花姑娘”后代
www.dqnews.com.cn 2016-11-08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蚕花姑娘》,以新市古镇为主要取景地,播出后曾经轰动大江南北。你知道“蚕花姑娘”的故事主人公是谁吗?她就是水北村的养蚕能手沈月华姑嫂。

  1960年,我曾接受县委宣传部委派,专程去水北村采访沈月华。一晃56年过去了。这过去的几十年,我一直没有机会去水北村,想必一定变化很大,很想去那里看看,寻访当年自己拍摄的足迹。

  这张照片就是我当年采访过的沈月华(图一)。当年我采访时,用老式相机拍下了不少蚕花姑娘的照片,这里分别是沈月华在茧站工作、养蚕室的状况(图二)、采茧子(图三)等老照片。我还依稀记得,当时这里的交通全靠“扯渡船”。渡口就是当年的交通要道。

  我今年已经77岁高龄了,身体不太好,耳朵又不方便。所以,一直想去寻访,但由于难度比较大,一直没有成行。这次,新市镇另外一名摄影师生生知道我的愿望后,他表示帮助我一起去完成这个心愿。

  我们一起结伴来到了水北村,首先就看见了村里的雕塑“蚕花姑娘”(图四)。没走多少路,就到了“水北村”。向村里的小沈同志说明来意后,他热情接待了我们。他告诉我们,巧的是,现在的村书记就是当年“蚕花姑娘”沈月华的孙子。

  在村里,我们看到陈列着沈月华姑嫂的事迹(图五)。沈月华,1959年就被评为全国养蚕模范,并出席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她和她的小姑子章琴珠一起,创办了“姑嫂养蚕共育室”。

  得知我们前来的消息后,现任村支书,沈月华的孙子章红兴,来到了村里,他还是一位经营塑钢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家。他听说我们的来意后,高兴地带我们去他们家坐坐(图六)。他告诉我们说,水北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来的姑嫂共育室都已消失不见了,但门前的香樟树,仍然长得那么郁郁葱葱。

  就在家门口,我们还见到了沈月华的女婿,他今年已经73岁了。他热心地给我们介绍了有关情况。他说,沈月华的小姑子还健在。

  我们聊了会,在一旁的村民闻讯也都赶过来与我们聊天。原来的轮船码头、蚕种场、"扯渡船"的地方,依稀都在,只是经过岁月沧桑,已经全然不是旧时的模样。

  过去了五十多年,新农村换了新面貌(图七)。去年,这里也新添置了游船。原来这里都是水墩,交通不便,现在都建造了大桥。

  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蚕乡,再见,我们下次再来。

作者: | 讲述:孙永华 记录:张海滨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