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澄澄的稻穗,蓝蓝的天,现代化的收割机跑得欢。昨天,我县新市镇蔡界村的种粮大户朱建国开始了今年晚稻的大规模收割。
朱建国是蔡界村唯一的种粮大户,今年的种粮面积达到了1800亩以上。在这个超千亩的粮食种植区内,收割机奔跑在广袤的金色田野。“终于等到了阳光下秋天的美景。”一位朋友发来的微信这样祝贺。
清溪鳖业本来就有应在国庆期间收割的“国庆稻”,可惜因阴雨连绵而推迟。趁着天气放晴,清溪鳖业也开始收割早熟品种和清溪一号、二号两个晚熟品种水稻,两台收割机欢快地奔跑在尚显泥泞的鳖稻共生田里。
“10月25日,全国休闲农业现场会上我们收割了二三十亩早熟品种,后来因天气原因田泥比较烂,收割机难于下田而作罢。这两天,因为田块还是较软,只动用最新购置的两台轮胎较阔的收割机。”清溪鳖业董事长王根连说,另外三台老式收割机因为轮胎较窄,还需要过几天晴好天气才能下田。
11月5日,县农业局农作站站长蔡炳祥奔走了七八个种粮大户的田块,发现有大户开始收割,但限于田块泥软及收割机的数量和轮胎宽窄,晚稻收割数量总体还是偏少。
回去后,蔡炳祥当即向广大种粮户发出通知,温馨提醒农民朋友:利用晴好天气抢收水稻,并做好晚稻秸秆的利用,切勿焚烧秸秆。他说,吸取了去年阴雨天太多导致遭遇“历史最长”收割季的教训,及时发布了收割提醒,以避免因连续阴雨无法收割而影响收成的情况再次出现。抢晴收割,也导致收割机的需求大增。县农业局农机所所长沈建荣说,虽然我县五百亩以上的大户们都自己配备了收割机,但短时间内靠自有收割机完成全部收割还是有难度。我县与兄弟单位和大户们商量后,从外地抽调了大量收割机增援,本周收割机大部队将陆续到达我县,为农户抢晴收割助上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