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摄影 >> 德清图库
文字:   打印

爱在蠡山 缘聚小镇
www.dqnews.com.cn 2016-11-07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两千多年前,功成身退的范蠡携西施泛舟五湖隐居于此,让爱情佳话代代传唱无穷尽;两千年后,一对对彼此相爱的年轻人再次缘聚于此,用句句真心唱响一生永相随。

  “爱在蠡山,我们守望同行、风雨同舟……”昨日上午,在钟管镇蠡山村的刘家桥港边,八对身穿礼服的新人趁着秋冬的暖阳,在村民们面前一同述说着《爱情宣言》。在这片欢乐与祝福声中,钟管镇首届爱情文化节也在“爱情小镇”——蠡山拉开了帷幕。

  缘聚小镇

  唱响蠡山千古情

  蠡山村以山为名,此山原是水乡平原中的一座孤山,如螺浮水面。相传2000多年前,范蠡带着西施曾隐居此山,于是乡民便命名此山为蠡山。“白银盘漾一螺青,洞口胭脂带雨零,怪道西施曾小住,水杨柳亦学娉婷。”清代诗人徐以泰就曾作诗,盛赞蠡山风光,同时也提到了一代美人西施。

  从古到今,爱情是生活不变的主旋律之一。“因为爱情,所以我们也想来到这里走一走。”活动现场,23岁的女孩丁兰兰告诉记者,从小就知道范蠡西施的故事,但这么深刻地去感受这些人文往事,还是第一次。此次能够来到这里,除了感受到了当地村民热情的祝福外,同时也期待能夫妻俩今后的路走得更加笃定。

  除了台上的一对对新人,台下热热闹闹的人群中,也不乏爱的身影。听到一阵阵爽朗的笑声,身穿黄色毛衣的村民老蔡正抱着孙女和老伴坐在一起。“蠡山确实是个好地方,我们当年就在这蠡山脚下处的对象。”回味着一同走过的近三十年,老蔡和老伴相视而笑着。

  传递家训

  开启生活第一课

  爱情、婚姻、家庭,这是无法分割的一条生活轨迹线。在当天活动现场,八对宣誓新人还收到了一份主办方送来的特殊礼物——《中华传世家训》。

  “这书本里有夫妻相处之道,也有孝敬长辈之礼,还有教育孩子之法,值得好好翻一翻,记一记。”趁着清风暖阳,来自钟管的76岁老人夏小毛与几位新人一同坐在回廊上,探讨着夫妻之爱在家风家训中的延续。

  “如今我们这一代,都是独生子女的多,从小就是被照顾着长大,而夫妻过日子,磕磕绊绊少不了。”土生土长的蠡山村村民马思聪是个十分腼腆的小伙,谈及夫妻相处,小马表示,有时还真有些不知所措。如今沉甸甸的家训拿在手,小马觉得安心了许多,“这份礼物很贵重,也很受用,今后可以让家人代代相传。”

  追根溯源

  文化之路越走越宽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跟随一对对新人走过古桥、跨过石阶,泛舟河面,随着激起的层层涟漪,周边的人群也在这爱情的氛围里开始沉醉。据悉,随着“爱情小镇”的正式启动,蠡山将依托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极力打造一个见证浪漫爱情的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

  “目前全省各地都在深入挖掘当地文化的历史资源,我觉得德清蠡山村把这里打造成爱情小镇,有它本身的历史根源所在。”当天,活动还特意邀请到了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浙江省越国文化研究会会长林华东先生。林先生表示,十分看好爱情小镇的发展前景。以蠡山为载体的爱情小镇,与当地古婚俗文化园相辅相成。随着人气的聚集,爱情小镇或将成为名扬海内外的一个历史文化名镇。

  除了远道而来的八方客与热情的当地村民,对于爱情小镇寄予厚望的还有来自西施故里的“娘家人”。“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里,看到这山水环绕的景色,确实令人流连忘返。”得知爱情小镇的启动,诸暨市诗词研讨会副秘书长周音莹女士专程赶到了钟管蠡山。她表示,就在上一周,西施故里诸暨顺利举办了“西施文化节”。作为娘家人,周女士十分喜欢研究西施文化。“从西施足迹来看,作为隐居之地的蠡山也应是西施之路的一部分,在各地积极发展文化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形成一种合力,将文化之路越走越宽。”周女士这样说。

作者: | 记者 俞晓勤 通讯员 张亚萍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