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摄影 >> 德清图库
文字:   打印

再现“捻河泥”劳动场景
www.dqnews.com.cn 2016-10-28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昨天,秋日细雨不停飘着,武康街道庄前港里,66岁的韩小兔戴着斗笠,穿着红色毛衣,稳稳地站在不断晃动、打转的木船上。只见她手拿两根竹竿做成的捻篰,一次就能抡起河道里的几十斤淤泥……这个消失已经很久的劳动场景,让几位行人不禁停下来饶有兴致地观看。

  “我有二十多年没有看到过这种老底子的捻河泥了,这种是竖捻,还有一种是撑捻。女人捻河泥更是不太看得到。”显然,一旁观看的60多岁的周师傅,对捻河泥也十分熟悉。他说,老底子的时候,这种捻河泥是最有效的河道清淤方式。周师傅是新安镇勾里人,几十年前曾经看到过女人捻河泥,那还是勾里的一位有名的女劳模。

  韩小兔是下渚湖街道水产村的村民,捻河泥有几十年了。近年来,好几条的河道清淤,都是他们捻河泥来完成的。“捻泥要会用船,我们是捕鱼出身,会用船也有体力。”记者看到,任凭木船如何晃动,韩小兔站得稳稳当当,即使船身倾斜进水,她也一点不担心。“现在的年轻人,估计都没怎么看到过。”她说,会捻河泥的基本都是五、六十岁的人,使用的捻篰也是他们自己制作的。

  “现在身上都湿了,不是因为下雨,是出汗。”细雨中的韩小兔衣服已经湿透,她告诉记者,捻河泥不仅需要技术,更是个体力活。每次捻起来一篰淤泥有七、八十斤重,她的船大,能装一千多斤。她已经在庄前港捻了5天,每天要捻20船左右。也就是说,她一人每天捻起的河泥超万斤。因为是体力活,所以女人干捻河泥的很少,现在德清可能就她一个女人还在干这活了。韩小兔一般和另一位老师傅合作,一起捻河泥。他们大概还需要三天才能把庄前港的河泥捻干净。“夏天淤泥多的话,河道会发臭的。”韩小兔说,捻河泥不受季节限制,不用抽干河水,又比动用大型机械清淤来得省钱、便利。为此,武康街道会在一些河道内采用捻河泥的方式开展清淤,让河道在来年保持干净。

作者: | 记者 杨晓燕 通讯员 沈莺虹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