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颖峰(左一)在新疆调查督导脊髓灰质炎疫情
他曾远赴新疆,只为做好脊灰防控,他曾亲历H7N9、手足口病的隔离现场,只为守住那可能带来灾难的“潘多拉魔盒”。也许你从未与他谋面,也不知他姓甚名谁,但他的辛勤劳动或许早已惠泽于你。他就是我县疾控中心传防所所长陈颖峰。
作为一名疾控工作者,他总是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出现在家属的面前,看不清脸,可却让一个又一个的患者家属将他记在了心底。他常说,我做的每一件事都不起眼。
十年坚守疾控一线
“既然我选择成为了一个疾控医生,就要一直坚守下去。”2006年,刚刚大学毕业的陈颖峰只在家里呆了七天,就毅然背起了行囊,离开家乡绍兴来到德清,成为了一名疾控医生,这一干就是十年。
十年来,他始终奋战在急性传染病防控第一线,在县疾控中心负责传染病预防控制、免疫规划和共青团支部等具体工作。凭借着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和学习热情,已参与撰写8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省级杂志上。
2012年,他作为浙江省13名援疆专家之一,以卫生部下派援疆督导员的身份在新疆阿克苏柯坪县开展脊灰应急强化免疫督导工作。在柯坪县,他克服地广人稀、气候恶劣、道路情况差、饮食不习惯等困难,跋山涉水,深入包括偏远山村的所有乡镇,以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心与当地政府通力合作,圆满完成脊灰应急强化免疫工作,得到当地各族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被浙江省卫生厅评为参加新疆脊灰防控工作先进个人。
此后,他又不畏艰险,成功处置县内多起H7N9、手足口病疫情,被评为市H7N9禽流感防控先进个人,市青年岗位能手、系统岗位能手、技术能手、先进工作者,县优秀共产党员、县优秀共青团干部等称号。骄人的业迹,丰硕的成果,并没有使陈颖峰止步。他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丰富自己,更好服务人民,守住疾控的最后一道防线。
做一个有温度的医生
作为一个疾控医生,陈颖峰深知无论医学如何发展,都不能包治百病,他能做的只有给病患更多的温暖。哪怕能做的只有倾听,也要做一个有温度的医生,时刻关怀患者心中的痛苦。
虽然时隔多年,但有一次疾病防控工作,让陈颖峰记忆尤深。2013年4月我县出现了首例H7N9,那是一家从江西来的蘑菇种植户,当陈颖峰穿着隔离服到蘑菇棚去调查时,患者刘某的母亲被这个阵势吓坏了。不解和恐惧笼罩下,她老泪纵横。这时候,陈颖峰第一反应就是握住了老人家的手,把她单独带到门边的小凳坐下,耐心倾听了她儿子这些天起早摸黑的辛苦史,并用安慰的语气向她解释隔离的原因,一遍又一遍强调他们会治疗到底的决心。
这些不经意的举动,瞬间就让老太太感受到了他隔离服下的温暖,慢慢地,老太太的情绪稳定了,采样、消毒等工作得到了顺利配合。
同样复杂的情绪也在患者妻子身上上演,得知丈夫患的是禽流感,妻子满脸惊恐,她的精神快要崩溃了,一直呼唤着要去陪伴她的丈夫。陈颖峰和同事只能不断地给她解释,她丈夫目前的安全状态和隔离观察的必要性,同时考虑到次日她可以去隔离医院探视,用笔在白纸上把去医院的路细心画下,还留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半个月后患者痊愈出院,他进行电话回访时,电话那头,患者妻子一直说着都是感谢的话。“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陈颖峰用执着恪守信念,用勤奋成就卓越,用真情呵护健康,用奉献诠释责任,他不愧是守护生命安全的“侦察兵”。“只有每个医生心中点亮一盏人文小桔灯,医学才会情暖万家。”这是陈颖峰的梦想。如今,他还在为疾控事业付出,他的梦想还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