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摄影 >> 德清图库
文字:   打印

我县“美丽城镇”气如虹
www.dqnews.com.cn 2016-10-13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图为莫干山镇民国风情街。

 

  对症下药方能治本。今年,我县擂响了“美丽城镇”建设行动的战鼓,先行在乾元镇、莫干山镇等7个镇、街道,实施191个具体项目,力争到2020年底实现“美丽城镇”全覆盖,着力补齐城镇基础设施陈旧、特色彰显不足、产业支撑不够的短板。

  目标已定,砥砺前行;全域美丽,扬帆起航!

  变两头美丽为全域美丽

  这个国庆假期,在上海工作的程敏专程回了趟乾元老家。“今年看到不少朋友在朋友圈晒旧城改造的照片,感觉变化特别大,所以专程回来看看。”

  丁家弄、谈家弄、余不弄……在乾元,弄堂算得上是一大特色,每一条弄堂里也印刻了一代代“城关人”的美好回忆。一幅幅百姓生活的场景在墙绘师妙笔生花下栩栩如生,老式缝纫机、西湖牌黑白电视机、凤凰自行车等这些老式“大件儿”被镶嵌在了墙上,镂空的青瓦窗更是平添了一份年代感。特别是改造后的谈家弄,让程敏眼前一亮,仿佛回到了儿时。

  还有,眼下影院弄及孔庙周边项目的改建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看着老县城面貌焕然一新,程敏打心里高兴。他说,以后要常回家看看。

  记者从乾元镇了解到,今年以来,该镇完成了环城路道路改造1.76万平方米,新增绿化1万多平方米,使得“脏、乱、差”的镇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乾元镇的美丽嬗变,是我县“美丽城镇”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县美丽县城、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城镇建设仍相对滞后,如何补齐中间这块短板?县住建局局长方凯介绍,立足县域西部城镇面山靠山、东部城镇路河叠合的实际,全方位优化城镇总体规划。同时,按照城镇功能区块开展城市设计,真正落实到每一条街道和每一幢建筑,加强对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的引领管控。目前,各建制镇已完成城镇总体规划修编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基本实现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全覆盖。

  在“美丽城镇”建设中,我县坚持因地制宜,精准定位,坚决不搞大拆大建,将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资源等要素资源重新整合、优化、提升。如乾元镇定位为“见山望水、文化传承、统筹民生”、洛舍镇定位为“诗画江南、琴动乐舍”、莫干山镇定位为“民国风情小镇”、新市镇定位为“运河古镇、海派水乡”、禹越镇定位为“生态活力金三角、产城融合示范镇”等。

  而针对城镇形成时间长、各类建筑混杂、综合管网基础差的实际,坚决实现拆、改、建并举,全面开展城镇建成住宅小区违建整治工作;加快旧住宅区、城中村、旧厂区改造步伐,推进形象入口、建筑立面改造和绿地景观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街区市政道路整治提升,完善城镇污水收集系统建设……一个个项目快马扬鞭战犹酣, “美丽城镇”建设步履坚定。

  变建设城镇为经营城镇

  开展“美丽城镇”建设,不光光是修一条路、造一个公园这么简单,而是要真正做好产业融合、文化融入的文章,否则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可能变成一座“空心”城。

  所以,地域文化彰显和产业提升是我县“美丽城镇”建设的重点内容。

  莫干山镇将海派风情与休闲旅游有机结合,借“美丽城镇”建设提升休闲旅游、文化创业、户外运动三大产业。今年以来,该镇启动了庾信北街立面改造,沿街29栋房屋砌青砖、盖黑瓦、窗台点缀铁艺花架,一派老上海风情。眼下,流经集镇的1.9公里阜溪两岸正在抓紧打造成游客喝茶小憩的亲水平台。

  我们可喜地看到,城镇的建设成果正有效转化为丰盈的经营成果。浓浓“民国风情”的莫干山镇,吸引了郡安里·君澜度假区、裸心谷、法国山居、香溢生态园、DISCOVERY(探索)极限基地等一批精品项目成功入驻,辐射带动了周边商铺、餐饮业以及农家乐的发展,集聚效应已经显现。现在,每到节假日,西部成了最闹猛的地方,一些精品民宿一房难求,“叶子”就这样变成了“票子”。

  画面再转向中部的洛舍镇,今年启动的“美丽城镇”建设,为这座既古老又年轻的城镇,注入了新活力,带来了新变化。东苕溪大桥西桥堍地块,增设了特色LOGO墙,融入洛舍特有的钢琴文化元素,让进入洛舍的人,一下子了解这城镇和音乐的不解之缘。大通桥区块的一座百年老宅成了城镇会客厅,深入挖掘当地的历史人文内涵。还有一批沿河而建的百年老宅,正在进行整修,已有不少品牌民宿的开发商前来接洽。钢琴产业、民宿旅游,小镇业态越来越丰富。

  坚持与城镇传统和特色产业相结合,坚持与城镇历史人文相结合,一个个“美丽城镇”越来越有“个性”,越来越有“文化”,正释放着强劲的内生动力。

  变民生工程为幸福家园

  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根本目的是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全面改善小城镇环境,联动推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转型,让小城镇更加宜居、更有特色、更富活力,成为人们向往的幸福家园。这也是我县开展“美丽城镇”建设的初衷。

  傍晚时分,晚霞的最后一抹余晖尚未褪去,新市镇华盛达广场上开始热闹起来。妇女们在悠扬的歌声中,迈着轻盈的舞步翩翩起舞;老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或聊天下棋或神情自若地打着太极拳;孩子们在广场上快乐地追逐嬉戏;就连几只小狗也在尽情地撒着欢,共同享受着“美丽城镇”建设带来的美好生活。

  “住在‘小上海’,上班附近有工厂,早晚古镇晃一晃,……”陈福祥是土生土长的新市人,家就在西河口边上,他见证了这几年新市的变化。他说,这句顺口溜,是新市镇老百姓的生活写照,也晒出了他们生活的幸福感。

  完成文昌路延伸和新千公路改建;文体中心、农商银行大楼、文昌大桥等一大批民生重点项目加速推进;科学合理地进行古镇开发,在现有景区南边、京杭运河北侧,新市镇计划新开发3个半岛,扩大古镇的景区范围,并将完善停车场等基础设施……新市居民纷纷为这份“美丽城镇”建设项目单点赞。

  这就是小城镇的大幸福。

  俗话说:“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城镇怎么管、管得好?在这方面,我县也做着积极探索:结合“智慧德清”信息云平台国家试点,将信息技术植入城镇建设中实行“嵌入式开发”,积极推动执法重心下移;加快推动城镇管理中心的下移,加强社区、社团、社工的“三社联动”,推广乡贤参事会、居民楼楼长等有效做法,逐步从以政府为主的社会治理体系,向社会主体共同治理的模式转变。

  “一年有形象、三年大变样。”到“十三五”期末,全县城镇化水平提高到70.7%。蓝图即将成为现实,美丽县城、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将统领起全域之美。

  一个个崛起的“美丽城镇”,正成为德清发展的又一张金名片。

 
作者: | 记者 张哲萍 文 姚海翔 图 通讯员 王素琴 祝莹仪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