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摄影 >> 德清图库
文字:   打印

庆典见证人 回忆永不褪色
www.dqnews.com.cn 2016-09-30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金秋十月,新中国即将迎来第六十七个华诞。六十七年之于人生,已然历经沧桑;六十七载之于中国,却是风华正茂。为梳理67年成长记忆,记录67载沧桑巨变,庆祝祖国的生辰,记者找到了3位曾经见证过难忘国庆庆典的老人,分享他们对于国庆永不褪色的回忆。

 

  徐德林

  开着坦克参加开国大典

 
 

  1949年,第一次参与阅兵,他是机枪手,激动地端坐在苏联坦克内接受检阅。1950年,第二次阅兵,他是排长,扛着国旗挺立在苏联坦克里,举目就可以看到百米外的天安门城楼。1951年,第三次阅兵,他自豪的坐进了中国自己造的坦克中,从城楼前缓缓驶过……虽然时隔多年,但回忆起往昔峥嵘岁月,徐德林依旧觉得自己很幸运,作为一个战士,他三次亲历、见证和参与国庆大典。

  今年国庆来临前,记者走进了武康金宇花园这位老兵的家,也唤醒了老人往昔峥嵘岁月尘封已久的记忆。

  “现在我们国家发展好啊,我们那时候就是小米加步枪,现在电视里那些武器我都不认得了。”一走进门,记者就听到了徐德林在跟老伴感慨,平时他最喜欢看的就是中央台的新闻,一看到有坦克出现基本都不换台。

  徐德林今年已经88岁的耄耋之年,但身体依旧硬朗,尤其是记性好到惊人,在他宏亮的嗓门下,记者也被带入了六十多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1949年,徐德林从陆军被调到了由傅作义坦克三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军一团合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军一团,担任机枪手。他作为一名坦克兵,曾经接受了从延安来北京的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领导人的检阅,并参加了1949年10月1日举行的开国大典。

  “当时全国已经解放,有一天我们接到了命令,要坦克团40辆坦克同时开赴北京西郊飞机场。当我们到达后,从飞机上下来了从延安来的毛泽东等领导人。我们就站立在坦克前接受检阅。我记得毛泽东头戴八角帽,身穿灰色大衣,站立在小吉普车上开始对我们检阅,一起的还有刘少奇和朱德。”

  在开国大典前的几个月,徐德林和他的战友就将坦克开到了北京卢沟桥沙滩接受训练。“开国大典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形象,如果坦克开到一半熄火了可要丢我们国家的脸的。当时有那么多的外国记者。”徐德林说,“我们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反复训练的是坦克行进的速度如何稳定,并与其他的坦克配合形成整齐的方阵。随后,为了配合开国大典,部队还对每辆坦克的机械设备进行了最完善的保养和检修,并进行了喷漆处理,在上面做了‘八一’字样。”

  9月30日那天夜里,所有参加开国大典的坦克进入到了东单。早上8时,所有准备就绪,在接受检阅之后,十一点,坦克出发经过天安门,用十分钟的时间缓缓驶过天安门广场,接受主席台和全国人民的检阅。

  “我当时作为机枪手,就坐在坦克里面,坦克内部十分闷热,噪音也很大,根本听不到外面的声音,但是我知道全国人民都在看着我们。”说起那天,徐德林脸上满含自豪与喜悦。

  这些年,徐德林因为心脏原因动了多次手术,但是他的心态依旧不老。见他精神抖擞地端坐在凳子上,看样子,就好像是刚刚入伍的新兵。

  如今,他因苍老而布满皱纹的面孔,早已黯淡了当年的刀光剑影,流露着安详与满足。但是正是当年他们的誓死抵抗,才洗尽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说起过去的事,由于年代久远,许多细节他都已记不清楚。但是,他的坐姿依旧笔挺,军礼敬得依旧很标准,因为,军人的精神已经融入血液。

 

  丁雍序

  我为祖国骄傲

 

  今年79岁的丁雍序是地道的武康人。60年前在武康读完初中后到外地求学,大学毕业分配到上海从事教育工作,并定居上海。几十年来,虽然身在他乡,思乡之情挥之不去,时常关注着家乡的变化。多年来,丁老先生是德清报纸的忠实读者,每期必看。

  每当国庆将至,丁雍序的思绪总会飞回故乡,飞到他的儿童时代。学校食堂里多出的一顿肉,文化馆里全县唯一的收音机,新华书店里发行的连环画、小说,以及那件在那天必须穿起很学生装……都成为了他记忆中国庆的标志。

  一顿肉放到现在并不稀奇,大多数人都可以做到,但是放在1949年,很多家庭一个星期都不容易吃一次。而丁雍序所就读的小学,在每个国庆节都会为他们的学子加菜——正是一顿肉。

  “早国庆几天前看着校门口开始布置彩楼,我们就知道快有肉吃了。”丁雍序告诉记者,他的儿童时代近半时间都在战争中度过,求学之路极为不易,古有孟母三迁,而在他们家,为了躲避战乱也搬了好几次,但这一切在国庆节后就停止了。

  那是一个充满魔力的日子,随着新中国成立,老百姓日子渐渐安定下来后,小镇也慢慢有了变化。“国庆期间大街小巷出现了彩色的宣传标语,都是用来庆祝国庆的。”除此之外,在小镇的新华书店里,每到国庆,各类连环画、小说都会抢在这天发行,作为读书爱好者,丁雍序也没有错过这场读书盛宴。

  而在丁雍序所就读的学校里,国庆气氛也越来越浓重,女同学们都穿着花布衣,看起来娇俏可爱,而男同学们都换上了黑色中山裤、白色衬衫,看起来就像一个小大人,随着文艺表演的火热开展,老师、家长、学生都融入到了节日的氛围中。

  而前面提到的彩楼则成为了校门口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学校的彩楼是由专人设计,使用毛竹搭建,柏树扎起,里面是用各色彩纸折成各种形状的小制作填充,人人都有参与。”丁雍序回忆,一般这样的彩楼可以维持半个月,直到半个月后它自然松散,学校才会考虑到学生的安全将之拆除,而拆除后的竹木则被用来煮饭。

  随着国庆来临,丁雍序并没有庆祝安排,他告诉记者:“我的庆祝在心里,我为祖国骄傲,也祝福祖国越来越好。”

 

  许伯庸

  用文字书写爱国情

 

 

  不同于一生金戈铁马的徐德林,今年79岁的许伯庸是个地地道道的文人,没有拿过枪,笔却是从不离手。他从小就喜欢读书,如今已经79岁的高龄了,还毅然加入了浙江老年开放大学德清学院的书法班,专心学习书法,可谓是活到老、学到老。

  9月28日,记者来到老年大学,刚走进教室大门,就顺利找到了满头银丝的许伯庸。他端坐在第一排,手中是一支毛笔,随着笔走龙蛇,国庆快乐四个字已然出现在宣纸之上,看起来精神头十足。但许伯庸却没有放下笔,反而又拿出一张纸,用另一种字体写下了同样四个字,用这样特殊的方式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祝福。

  其实,国庆节对于许伯庸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同年,许伯庸也从小学毕业,在他的毕业证上最后一次出现了中华民国38年。

  “在那个时候,识几个字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我毕业后直接成了代课老师。”67年前中断了学习,成为一个代课老师,67年后从重新以学生的身份坐进教室,可谓是圆了许伯庸的一个梦,他坦言,现在的一切都是和平换来的。

  在许伯庸的印象中,国庆就等于欢乐,那个日子不仅对于他特殊,对于当时的百姓也是特殊的。那时的他一直住在上海,距离炮火也就越近。经过长年累月的炮火洗礼,百姓们苦不堪言,好不容易得到了久违的和平,尽管没有条件组织庆祝活动,但大家的喜悦却是无以言表的,“不用打仗了,只要有解放军来,大家都会夹道欢迎。”

  祖国和平了,许伯庸也重新获得了学习的机会,从嘉兴初级师范学院毕业后,他就被分配到了德清县三合乡杨坟村当地的小学做校长,那一年他20岁,而在做校长期间的国庆记忆,许伯庸依旧历历在目。

  “这个疤就是当时为了欢庆国庆伤的。”抬起左手,许伯庸给记者看了位于左手大拇指上的一道疤,许伯庸告诉记者当时为了布置国庆装扮,他和几个师生一起上山砍竹子,手就是在那个时候伤的。

  现在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许伯庸早就忘了疼痛,唯一印在心底的是经过大家努力,最后完工的彩楼摆在门口,营造了浓烈的国庆氛围,而在当天的文艺汇演上,师生们表演的节目也是精彩纷呈,“那个时候唯一的乐器就是二胡和笛子,能看的也只有舞蹈,但大家都沉浸在喜庆的氛围内,节目也变得更加有趣。”

作者: | 记者 李婷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