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摄影 >> 德清图库
文字:   打印

这幢平房是黄郛夫妇所建
www.dqnews.com.cn 2016-09-28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德清县莫干天竺蚕种有限责任公司是我省规模最大的蚕种公司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现在的公司总部与生产基地位于莫干山镇高峰村的蚕种场。

  蚕种场内靠北山坡下有一幢七间老式平屋,青砖黑瓦很有沧桑感。一位83岁的老人证明,它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当时隐居德清的民国退休总理黄郛及夫人沈亦云所建。时间已经过去大半个世纪了,但老人记忆很清晰。

  在世的最年长退休员工

  这位老人名叫崔芳宝,据莫干天竺蚕种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吴炳坤证实,崔芳宝老人是蚕种场目前在世的最年长的退休员工。由于已经过去了大半个世纪,目前蚕种场退休员工中的知情老人越来越少。

  莫干天竺蚕种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正是黄郛、沈亦云当年在莫干山镇庾村集镇上兴办的一家蚕种场——莫干蚕种场,沈亦云亲自命名的天竺牌蚕种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已经很闻名。莫干蚕种场位置就在莫干小学旧址的对面,现在的庾村文创园“茧舍”所在地。由于莫干山镇这几年大力开发旅游,莫干蚕种场因为产业萎缩,现在已经改建成文化创业园,而育蚕、种桑这块蚕种产业,这几年已经全部搬出到高峰村蚕种场基地。

  既然黄郛当年所建的莫干蚕种场在庾村集镇,那么,又如何证明高峰村的这个新中国成立后才诞生的蚕种基地里的一幢老平房是黄郛夫妇所建呢?难道蚕种场的大屋会从庾村飞到高峰村吗?老人说,这事还得从当年黄郛在莫干山实行农村改良实践说起。

  当年的农村改良活动

  据史料记载,1928年之后,黄郛在风景秀美的莫干山隐居期间发现,环山数十里的山民大多不识字。这里的孩子没有书读,只是到处游荡。而莫干山上遍布的是洋人与权贵。黄郛认为如果想改进农村的这种现状,就必须进行农村改良。

  他说过这样一段话:“近年常居莫干山,每次经过乡村,总见许多小孩,或逗留道旁,或嬉戏山间,无所事事,其中不知耽误了多少聪明有为的青年。我国自古以来,成功的将相,以及各种大学问家,大半是穷乡僻壤的农家子弟。在这样山清水秀莫干山四周的乡村中,不知蕴藏着多少可造的儿童,在国民教育还不能普及的中国,眼看他们又得终日看天的度过其终身,岂不可惜?”

  1928年5月黄郛常居莫干山后,足迹遍至周围。他写道:“其人情朴而懒怠,其生活贫而简单,其工作方法守旧不变;其知识则数十里间无几人能写名字。仰视莫干山上则中外人士避暑之乐园,每年夏季三月,车轿相接,都市中带来豪华气与现代化享受,有增无已。其仆之留住山下者,又往往以都市中低级趣味娱乐,传染于乡村,不得者相与艳羡。在昔赴莫干山避暑者,大半系江浙沪一带英美传教士。其时乡村之间,山有竹,水有鱼,俨然小康。暑期吸受游资,不无小补,远近晏也。民国十六年后,中国人上山者日多,适值江南都市物质生活突然进步之时,而乡村则生产不发达,出路且益狭,大宗竹帚,畅销于高梁产区者,自东北多事,输出顿减,民生日困。视被多数之日困,与少数之独优,心有不安。”

  要改变这种现状,唯有靠教育培养人才增长才干,以教育促进农村生产与生活更文明。因此黄郛利用自己的特殊人脉在德清莫干山推行了一系列的农村改良举措。1928年他在买下白云山馆地块的同时就买下莫干小学校址地块,1932年6月1日建成开学;1933年4月,他发起成立了“莫干农村改进会”,成立“信用兼营合作社”,同年大力推广改良新蚕种,指导饲养方法,成立“莫干蚕桑合作社”,同时大力提倡副业,鼓励、指导农民养殖鸡、羊、兔等,创办奶牛场,以鲜奶供应山上游客和附近居民。

  也就是说,黄郛夫妇在庾村农村改良实践中除了创办小学、金融机构和蚕桑机构外,还办了一个奶牛场。而这个奶牛场办在哪里呢?不在小学和金融机构、蚕桑合作社所在的庾村集镇上,正是庾村东北侧山坡下的高峰村。这一点,崔芳宝在1959年就知道了。

  蚕种场前身是奶牛场

  “我是嘉兴人,1959年跟随先生来到德清,夫妇俩从事了大半辈子的蚕种事业。当年我跟随早已来这里工作的先生来到高峰村上班时,高峰村这个基地里还不养蚕,里面有十二三头母牛和一头公牛。它分明就是一个小奶牛场。但新中国成立后很多地方都养猪,因此这里也养殖了一些生猪,成了一个畜牧场。”崔芳宝回忆说,当年她刚来到高峰村这个畜牧场时,这幢七间的老式平屋早就已经在了,而且已经存在了好多个年头,不可能是解放初新造的平房。当时场里的一些老员工和当地的村民就告诉她:这幢平屋是解放前一个名叫黄郛的大官和他的夫人造的,是奶牛场的管理用房,原本这里的奶牛场生产出来的牛奶,专供莫干山上的别墅,赚到的钱用来补贴办莫干小学的经费。

  当年这个奶牛场出产的牛奶产量与用途,崔芳宝还记得很清楚。每天产奶一两百斤。当时莫干山上已经没有达官贵人,只有一些疗养院里疗养的干部职工、英雄模范和先进生产者,牛奶就是供给他们喝的。后来在文革中这个奶牛场亏本面临倒闭,当权派被打倒无人经营,文革后奶牛场就打报告要求合并到蚕种场,因此奶牛场和蚕种场在文革后才正式真正走到一起。崔芳宝夫妇也就开始转向蚕种生产。崔芳宝老人说,这幢七间平屋她记得非常清楚,它就是集体宿舍兼办公室,每一间的用途和主人也都记得很清楚。东面第一间是场里头头的宿舍,第二间和第三间是办公室,最西边的是兽医住的,当中的是小年轻四个人一间的宿舍。从1959年到今年已经过去了整整57年,这些年来,她几乎每天都生活在这幢平屋旁边。这幢平屋前的两棵香樟树,她也天天看着它们长大,因为她听前辈们说是与这幢房子差不多同时诞生的。而黄郛夫妇改良农村的实践,也在莫干山区迅猛发展的洋家乐、蚕乐谷亲子游等休闲观光产业中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作者: | 记者 朱宇飞 通讯员 鲍轶君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