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档案
顾炎民1963年生,德清新市镇人,毕业于杭州大学经济学系,后留学美国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回国后进入美的集团,现任美的集团董事、副总裁。
海外求学成“学霸”
顾炎民在新市长大,从小学习成绩十分优秀。1979年,在德清三中高中毕业后,他顺利考入杭州大学经济学系。四年大学毕业后,顾炎民被分配到浙江医科大学人口研究所。
当时,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对中国的20所大学给予了基金支持,用于人口研究,浙医大人口所也在其中,顾炎民就在研究所跟着大学教授做人口研究项目。工作两年后,因为成绩优秀,顾炎民获得了基金会提供的出国进修的机会。
随后,顾炎民在北京语言大学进行了一年的语言学习,1987年,他进入了美国纽约市的Fordhan大学,攻读社会学硕士。硕士毕业后,又随其导师进入康乃尔大学攻读博士。
期间,为了更好地适应美国的环境,顾炎民选择了半工半读。他进入了美国一家数据公司,做数据程序员的工作,一边孜孜不倦攻读博士学位。1997年,顾炎民终于完成了《工会对美国职工职业迁徙影响》的毕业论文,成功拿到社会学博士学位。
之后,顾炎民应聘为新加坡国立大学管理学院助理教授。任教期间,顾炎民有不少中国学生回国,并进入了美的集团工作。在学生的建议下,在外漂泊多年的顾炎民放弃了稳定的工作,应聘美的高级项目经理的职位。在当时,很多人不解,作为海归精英,顾炎民为什么会选择民营企业?而在顾炎民看来,民营企业更具生命力。
海外拓市展拳脚
从2000年进入美的集团,顾炎民任职过多个职位,业绩突出。而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上,发挥了自己的特长。
位于广东佛山的美的集团是我国最具规模的白色家电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美的集团于1998年收购了日本东芝万家乐,从此迈开了它的国际化步伐。
美的是1980年开始接触家电业,1985年开始做家用空调,到现在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1995年整个美的集团的销售收入是21亿人民币,其中出口贸易是6000万美元,2001年销售达到了100亿,出口是1.1亿美元,2005年集团销售收入450多亿人民币,其中出口达到18亿美元,2010年整个销售收入超过了1000亿人民币,出口将近50亿美元,这15年间出口贸易翻了很多倍。
如今,美的通过海外绿地投资、收购兼并和海外销售公司等多种方式,基本实现了在美洲、中东、非洲、亚太、拉美等国际市场的布局。
“这几年在中国还是给了民营经济一个很好的机会,民营企业能够跨出国门在海外进行兼并收购的都是得益于在中国市场做大了。有很多的资源,也有这个能力到海外收购兼并,这个是近十年、二十年中国市场给了民营经济或者企业的机会。”顾炎民说。
顾炎民分析说,一方面国家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为他们的海外并购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家电市场正进一步成熟,快速增长期基本结束,这也是美的加快海外扩张步伐的原因之一。而更重要的,则是传统的OEM出口模式面临瓶颈,初级制造的成本优势正越来越不明显。
“纯粹做出口贸易的话,就成本一个优势。成本稍微有点波动的话,你这个订单就丢掉了。所以你一定要有渠道或者掌握品牌才能有相对长远的竞争优势。所以后来我们为什么选择了绿地投资也好,收购兼并也好,都是基于出口业务到了天花板这个现实。”
2006年,美的跨出了第一步,在白俄罗斯建立了小型的生产基地,主要是做微波炉的。2007年,美的又在越南投了两个生产制造基地,一个是小家电的,一个是大家电的。经过几年的磨合,作为海外拓展负责人的顾炎民意识到自己投资、开拓市场建立品牌是非常艰巨的,面临着文化、语言、沟通、管理、控制方方面面的问题。“中国真的缺乏很多这样的人才。用本地的员工,这些国家又没有经过市场化洗礼的过程,所以本地的经营人才也很难找,所以大家检讨之后认为异地投资不是发展的方向。”
国际舞台任翱翔
2010年10月,美的以5748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埃及Miraco公司32.5%的股份,成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美的由此获得Miraco公司产品、品牌及市场的机会,从而拓展非洲市场。而当时,Miraco公司占据着埃及家用空调、轻型商用空调与中央空调市场份额的主导地位。这样的一家上市公司,为什么愿意拥抱来自中国的民营企业美的集团呢?
在顾炎民看来,家用空调方面,美的已经领先于他们了,美的不光有制造优势还有技术优势,而且产业越做越大,有资源投入,进行产品开发,所以有新的产品不断地出现,“这是他们做不到的。”2010年之后,美的和美国的开利公司谈了合作,收购了它的32.5%的股权。
真正让自主品牌的空调敲开外国家庭大门的是美的电器一次更大的动作。2011年8月,美的电器以2.2亿美元收购了位于巴西的开利拉美空调业务公司51%权益,掌握了对该公司的控制权。经过运作和整合,目前,开利拉美空调业务公司已经成为美的与开利的合资公司。这也意味着,贴着“Midea”商标的美的空调,正通过开利拉美原有的销售渠道,源源不断地送到阿根廷、巴西、智利等国家的家庭中。
“开利公司意识到进一步跟我们中国企业竞争,他的优势不明显。他如果无法和你一起竞争,就和你握手言和吧,大家一起做这个生意。”顾炎民谈道,实际上,随着中国自主品牌影响力的逐步增强,不仅中国产品在海外消费者中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时也正逐步被国外企业所接受,并受到欢迎。
顾炎民记得,有一次,当地开利公司的员工做了一个展会。做展会的时候他们每个人都把美的、开利两个标签别在了胸前。“感觉非常自豪,能感觉到很多地方、很多企业还是欢迎中国的公司去的。因为中国的公司去了有个好处,我们真的是追加投资,带来它公司的发展。”顾炎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