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父母杨筱楼、杨筱天(史称“双杨”),是德清历史上著名的滩簧、琴书艺人,母亲还是“扫蚕花地”的重要传人。
她16岁学戏,22岁参加德清县曲艺湖剧团,擅演花旦,1958年参加地区汇演曾获三等奖。
退休后,她又把精力投入到了戏剧服饰制作中。武康祥和社区84岁的杨新娟老人,如今又在另一个领域内为传统戏剧的传承发挥着光和热。
服务戏曲爱好者
杨新娟从小就耳濡目染爱上了戏剧,16岁拜师,22岁进剧团任花旦演员。后来剧团解散,她被分配到县供销社担任营业员,但热爱戏剧艺术的初衷未变。1986年,她退休后加入了由老年剧迷组织的“德清群力越剧团”,并在周边县区演出。1996年,她又到民间滩簧戏剧团教戏传戏,闲暇之余还帮年轻演员化妆、戴头饰。
慢慢地,杨新娟发现,民间的戏曲爱好者很多,他们在业余演出中最急需的就是戏剧服饰,尤其是头饰。但是,这些戏剧头饰必须要到外地的戏剧用品商店去买,而且价格昂贵,很多业余演员难以承受。于是,杨新娟就尝试着帮他们做,没想到做出来的包头、官帽、凤冠、头饰和商店里买来的一模一样,从此,制作戏剧头饰成了她业余生活的重头戏。
走进杨新娟的家里,只见客厅的桌子上堆满了各种绢缎、珠子、亮片、金银色丝线,这个桌子就是她的工作区。如今,她的名气已传遍江浙沪戏曲界,不仅杭州、上海、南京、宁波、嵊县的戏曲爱好者纷纷打来电话求购,就连各地剧团、戏剧用品商店也来向她订购,令她应接不暇。
在老人的案头,记者看到了厚厚一叠快递单子,足有四五十张。“是从乾元搬来武康后积下的,打个电话,快递员就会上门来取件,十分方便。”对于怎么收发快递,老人早已“门儿清”。
有人说,老人的手艺这么精湛,应该适当提高价格,但老人说:“我就是为了给戏曲爱好者做点便宜好用的头饰,闲着没事做做的,生意什么的,我不懂也做不来。”
叹巧手“冠”绝群芳
凤冠,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头面”的一种,指的是旦角演员整个头发的造型、饰物。“头面”分为“软头面”和“硬头面”两种,“软头面”是头发的基础部分,分为线帘、网子、发垫、水纱等;“硬头面”则类似于钗环簪花,分为点翠、水钻和银泡三种。
“水钻的很贵,商店里要卖几千元一副,我就用亮片代替了水钻,戴在头上的视觉效果一样好。”像点翠工艺,是要先用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羽毛剪切后仔细地镶嵌在座上,现在随着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一般用蓝色绸缎来代替翠羽,同样能仿制出点翠首饰的色泽与光鲜,这就是“仿点翠”工艺——“点绸”。老人说,她的制作材料都是托人在杭州或者义乌的小商品市场买的,蓝色绸缎则是找书画店专门裱过的。
客户们的要求五花八门,有要做《三看御妹》全套头饰的,有要做《贵妃醉酒》服饰的,有要做《五女拜寿》里面杨继康的帽子的……杨新娟为此动足了脑筋,甚至买来碟片反复观摩。“我会的戏多,看过的戏也多,接触戏剧服饰几十年,很多头饰自己当年演戏时用过,所以凭着记忆就做出来了。不会做的,我就看照片,看电视,自己摸索着也能做出来。”
有一次,有人要做一批清代官员的官帽,只提供了一本画册让她参考。杨新娟又是看电视,又是让当画家的女婿帮她绘图,终于做成了这批官帽。“最难的是帽子上的那颗顶珠,我想了好多种办法,最后才找到了小孩子玩的‘弹弹球’作为替代物。”
为了让串珠晃动起来,下面要安上弹簧,这些弹簧也是杨新娟自己拗的。为此,她很难得地求助于机械,买了一个专门绕铜铁丝的小机器,并请人进行了改装。
殚精竭虑为传承
今年6月,德清县文化馆启动了“戏剧头饰制作”的非遗培训,由杨新娟传授凤冠制作的基本技巧,我县一批戏剧爱好者、手工爱好者参加了培训。
乾元镇第一幼儿园有个“小梅花戏团”,该幼儿园的胡丽虹、陈赟、朱咏春三位老师也成了这个培训班的学员,她们说,等学好了戏剧头饰的制作技巧,一来今后可以给“小梅花戏团”的孩子们制作头饰,二来还可以教孩子们做一些简单的手工。
戏剧爱好者沈虹8岁的女儿正在学做越剧《打金枝》,在杨新娟老师的指导下,她自己动手为女儿制作了一顶凤冠,在培训班结业那天的晚上,小凤冠终于戴在了女儿的头上。杨新娟说,她现在最担心的是这门手艺没有人学。“好在县文化馆组织了培训班,已经上了九次课,有几个年轻人对戏曲文化很感兴趣,也学得很认真。”据悉,杨新娟老人的凤冠制作手艺正在申请传统戏曲服饰的非遗项目,九月底她还将继续向爱好者们传授包头制作的基本技巧。她说,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关注并爱上戏曲文化,学会她的手艺,让她的手艺也能像“扫蚕花地”一样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