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乾元镇齐星村的一处池塘里,有2万只小甲鱼。池塘的主人叫佘法永,是佘氏农场负责人,拥有50亩罗斌牌中华鳖池。这个月,佘法永与县农业部门取得联系,将2万只小甲鱼放生到了莫干山镇高峰村的一处水库,以保留本地鳖种。
“我们现在绝大部分养殖户养殖的甲鱼不是本地鳖,而是日本鳖。”佘法永说出了闷在心里好久的话,再这样养殖下去,本地鳖就越来越少了。
据统计,县内九成以上养殖户养殖的是日本鳖,或本地鳖与日本鳖的杂交品种。即使是清溪花鳖这样的本地品牌,如今也在与日本鳖杂交繁育新一代的浙新花鳖。照清溪鳖业董事长王根连的说法,日本鳖抗病能力强、体形大、养殖速度快,纯粹的本地鳖在这几方面处于劣势,因此有必要更新品种。
30年的本地鳖繁育经历,却让佘法永对本地鳖初衷不改。这个一心要将本地鳖种保留并发扬光大的鳖农,对本地鳖赞不绝口。
早在1987年,佘法永就开始繁育本地小甲鱼。他从桑地里锄地捉回来野甲鱼,从菜场买回大甲鱼,然后交配生出鳖蛋,培育出第一批小甲鱼。一代一代繁育,到如今已经数不清繁育了多少只甲鱼。他的鳖塘里几乎没有用过药,最厉害的消毒也就是起塘后放点石灰,一直来甲鱼也没生什么病。
大约八年前,日本鳖成为一个新品种进入本地市场,养殖日本鳖的鳖农也逐渐多起来了。当时大家都说,日本鳖裙边大,生长速度超快,背部光滑,剪开来清爽,吃起来嫩,每只养殖成本12块,但售价能达到60元一斤,一下子很多鳖农发家致富了。后来,发展起来的温室甲鱼大多是台湾鳖、日本鳖和江西鳖,本地鳖基本不在温室大棚里生长,两者相比养殖速度超慢。一般的日本鳖养殖几年就可以达到数十斤,而本地鳖养殖五六年也不大可能超过3斤。好几次,佘法永的鳖种都被其他养殖户嘲笑:你的小甲鱼养不大。
佘法永认为本地鳖吃起来,味道绝对比日本鳖好。“它就是甲鱼中的土鸡,生长速度当然慢,要养好几年。”佘法永说,之所以养殖起来速度慢,除了那是本地种特有的品性外,还因为那是原生态“古鳖”,不吃配合饲料。甲鱼喜欢吃的,往往是小鱼、螺蛳之类的食料。为此,佘法永还与下渚湖渔农达成了合作,让下渚湖渔农将网箱里网到的小鱼卖给他。有时,光小鱼一天就要吃掉300多斤,按2元一斤计算一天成本600元。这样下来,他的本地鳖养殖成本就接近100元/斤。“我的甲鱼售价不高,利润相当薄,勉强保本。”佘法永说,但他不后悔。一方面是日本鳖已占领了大半甲鱼市场的江山,另一方面是固守着一方传统的“古鳖”基因,佘法永这场一个人的战争,让他下定决心将自己塘里的小甲鱼放生到野外水域,让它们回归自然,保留本地鳖的生态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