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核心陈家潭新
这是一段跨越26年的难忘时光之旅,用流行的话就是“穿越”。1990年,上海网友“燕山”来到新市古镇收集创作素材,拍摄了30多幅珍贵古镇照片。在获得这个网页相册后,新市摄影家沈强决定用相机重温这些旧日场景,为此开启了一段“时光之旅。”
26年旧貌换新颜
最近,64岁的沈强总是起早贪黑地在古镇里“转悠”,他背着十几斤重的拍摄器材,手握长枪短炮,或是“上房揭瓦”,或是向前弯腰站立,或是单脚跪地,许多认识沈强的朋友见此情景都觉得纳闷,他们问:“你又在搞什么名堂?”直到前几日,沈强在微信朋友圈晒出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后,一切答案便“水落石出”。
日前,一位朋友发送给新市摄影家沈强一个网页相册,上面有上海的网友“燕山”在26年前(1990年)来到新市古镇收集创作素材时拍摄的30多幅“老照片”。
对于朋友提供的这一拍摄素材,沈强颇感兴趣,因为照片里的场景对于他来说是最为熟悉不过的。“如今的新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貌换了新颜。”沈强记忆的闸门被打开了,生活的场景如放电影般一幕幕在脑海里闪现,为何不用自己手上的相机再去重温一遍那些旧日光景,也替更多的网友掀开新市的面纱,于是,沈强开启了“回忆之旅”。
拍摄并不容易,“那时候,新市古镇还没有今天这般商业化,如今一到下午,河道两旁的茶馆便会用遮阳布覆盖起来,为了尽可能地复原‘老新市’,我每天6点就背上行囊出门了。”沈强说,他根据“燕山”那时所拍摄的机位、角度,分析焦距、用光等因素,逐一寻找、拍摄。
微信浏览量1.6万
26年光阴荏苒,弹指间时过境迁,沈强发现很多东西都已不复存在,心头不免涌上一丝遗憾。有时,为了全景呈现,已经退休的他还要爬上对面的屋顶,匍匐着拍摄;有些场景是用长镜头拍摄,有些是用短镜头呈现,沈强不断变换着手上的“武器”;还有一些场景因为一些客观原因而有所移动,场景便无法复原,例如原来俯拍广福桥的照片,机位设在原供销社楼上,但是这楼已荡然无存,无法用当年的视角再去拍摄。
在“秋老虎”的威力下,沈强顶着烈日,连续拍摄10天,逐一走访“旧照片”中的场景,拍成照片30多张,他将拍摄的画面与旧照片以“一照一比”的形式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后,立马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微友们纷纷点赞,目前浏览量已破1.6万。
“26年前,我才38岁,虽然时光已在我身上留下了不少痕迹,但是我仍然觉得当年的场景仿佛触手可及。”翻看着自己的照片,沈强告诉记者,自己当时在新市照相馆工作,每天都会骑着自行车在古镇里穿梭,下了班,便会约上三五好友来此闲坐,对于家乡,他有着深深的爱。这次有机会向大家展示这组“新旧照片”也让沈强倍感有意义,“照片总能激起人内心的温暖,如今在我手上的新市老照片也还有,但已不多,希望我的拍摄能给后辈留下精神财富,再过几十年,他们能从照片里找寻到如今新市的点滴。”沈强说道。
网友“燕山”究竟是谁
有读者好奇,“燕山”是谁?当年为什么会拍下这些照片?记者通过微信联系到了“燕山”本人。
“燕山”真名叫燕春晓,是上海广播电视台的美术编辑。受前苏联画册影响而爱上绘画,曾用三花粉调菜油,画了张永远不干的油画。后经人介绍,拜在颜文梁先生门下。后来进入媒体工作,也是因为有绘画的特长。
他说,自己在德清拍摄的照片,除了新市,还有雷甸、洛舍、下渚湖等地。1990年春天,自己与上海电视台丁力平、蔡小奔等四人赴德清,一为电视台采访(专题片)打前站,二为绘画创作收集水乡资料。
“当时是县文化馆干部徐艳陪同,交通工具主要是汽艇。”那时候新市古镇沿街店铺没有店招、没有酒幌,也没有灯笼;沿着二都村的河道去往下渚湖,当时还没有开发,不时可以看到划着小船的水乡人民;在雷甸,参观了淡水珍珠养殖场,雷甸的枇杷好吃,一个做珍珠粉的老板还说,“塘栖枇杷雷甸出”。一晃26年过去了,“燕山”感慨良多,“不知道这些景致变了多少。”当记者告诉他,新市的摄影家沈强将新市的这组老照片拍了对比,“燕山”很是高兴,“正好做了我想做的!看照片变化很大,我会再来德清看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