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摄影 >> 德清图库
文字:   打印

52年后 珍贵古籍物归原主
www.dqnews.com.cn 2016-07-28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冯彭年(图左)与当年好友沈阿银(图右)重聚

 

  新市镇南洋路81岁的沈阿银老人,1964年曾帮朋友保管了一本“古书”,之后因为工作原因和朋友失去了联系,这么多年来老人一直想把书交还给朋友。时隔52年,沈阿银老人看到了本报7月11日刊发的报道《两张56年前的“支援宁夏”老照片 定格那段难忘的岁月》后,从中发现了朋友冯彭年的踪迹。经过记者的一番穿针引线,在沈阿银家中,两位老人终于见了面,古籍也归还到了故人手中。

  没想到保管了52年

  这本古书为线装,长24厘米,宽15厘米,封面与书内纸张均已发黄。书本最外侧用牛皮纸装订过,上面写着“德清续志卷一至卷十”、“彭年”,书本原本的封面封底均为宣纸,都已经破损,上面依稀能看到用红色笔迹书写的“冯京”字样,正文中也有不少地方有同样的标注。

  封面上写的“彭年”正是这位“神秘”的朋友冯彭年,而冯京则是冯彭年的父亲。“这本书是我父亲的藏书,小时候我还翻过,没想到还能见到它。”看着这本老旧的图书,冯彭年老人感慨万千。

  冯彭年的父亲冯京是一位老师,平时喜欢阅读和写作,年青时他踏遍湖州各县山区,采录大量民俗、民间文学作品,家中藏书十分丰富。这本修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德清县续志》就是其中之一。1958年冯京由于历史原因被划成右派,1959年去世后,家中的藏书几乎全部散佚。

  “当时他们来我家收缴书籍的时候,这本书正好放在我的房间里,才没被缴去。”冯彭年老人回忆说,虽然书本侥幸幸存,但当时他和母亲根本不敢把书本留在家中,便委托了当时同在新市工作的好朋友沈阿银老人保管,没想这一保管就是52年。

  一本古书和一位诗人

  “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彭年父亲冯京先生,他是原来的德清简易师范学校(德清一中的前身)校长。”沈阿银老人说,他在一中读书时,曾不止一次地听周边的人说起冯京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以笔为枪,以诗作檄,宣传抗日救国的事迹。从小就很佩服抗日英雄,这也是冯彭年找他帮忙保管书籍时他一口答应的原因。

  “和彭年失去联系后,我寻找了很多年,在这个过程中也知道更多冯京老先生的事迹。”沈阿银说,抗日战争时期,冯京用诗文宣传抗日救国,他和一批爱国诗人一起活动在钟管镇戈亭、青墩二村,是抗战时期浙西敌后爱国诗歌流派——戈亭诗派的领军人物。他先后两次被日寇拘捕囚禁,但始终坚持民族气节毫不屈服。1944年春,他与朋友,在战火纷飞中创建了德清简易师范(德清一中的前身),开始投身教育事业,为德清培养师资人才。

  了解得越多,沈阿银就越佩服冯京先生,想到这可能是他保留下来的唯一藏书,老人就保管得更加慎重了,20多年前老人还专门用牛皮纸重新装订了一番。沈阿银介绍说,2014年他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了冯京的学生钟伟今主编发表了《终古男儿是国殇——抗日爱国诗人冯京先生纪念集》一书的报道,里面就提到了冯彭年,他曾多方打听试图把藏书物归原主,但最终还是没有联系上。

  希望把书捐给博物馆

  聊起自己的父亲,冯彭年老人的话匣子也渐渐打开了。

  “我父亲是个地道的文化人。”冯彭年说。冯京先生是洛舍人,从小在书香门第长大,家中曾经还出过进士,大学时曾在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门下求学,国学根底深厚。

  “我从记事起就和奶娘生活在一起,直到7岁才跟着父亲到湖州上学。”冯彭年说,那时候他父亲是湖州中学的一名教师。虽然不太会讲普通话,但他对古典文学十分熟悉,课堂上常常会穿插讲一些小故事,冯彭年很感兴趣,也常常去旁听。孟浩然因为写了“不才明主弃,贫病故人疏”的诗句惹恼了皇帝没能升官;柳永由于“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词遭到皇帝训斥而终身没有做官,这些典故至今冯彭年都还记得。

  冯彭年13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虽然相处不到6年,但父亲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锲而不舍的刻苦精神,让他感悟至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如今,冯京已经故去57年,冯彭年也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回顾往昔,因为父亲走得匆忙,临终没有给他留下任何遗物,这一直是老人心中的一大遗憾。 “这本书上还有不少父亲的笔迹,保存完好,当时私藏这本书是要犯错误的,太不容易了。”冯彭年笑着说,这次不仅找到了父亲的遗物,还找到了一个多年前的“好朋友”。这本书能保存至今的确非常不易,老人打算把书捐给博物馆,给研究清末历史的学者提供一点帮助,做到物尽其用。

 
作者: | 见习记者 张志炜 文 记者 李杰 图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