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堆棚到水泥磨房之间有一条长30余米的传送带,从此跑冒滴漏就没有了。
都说水泥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行业之一,印象中的水泥厂“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但是,记者昨天来到位于乾元镇北郊路的南方水泥厂,却发现这里全然不是想象中的样子,路面干净,绿树成荫,连树叶上都看不到灰尘。
“我们企业工会正积极响应县里打造‘全国最干净县’号召,要创建‘最干净企业’”。南方水泥生产部经理兼工会主席的严建伟告诉记者,“从2012年开始,公司就陆续淘汰落后产能,并在生产线上进行技改。现在从运输到加工,采取全面环保的方式,做到不见排尘、不冒烟。”顺着严建伟手指的方向,记者见到厂区绿化基本全覆盖,生产线上加装了收尘器,原料堆放区“盖上”了全封闭大棚。
不仅如此,记者还看到在原料堆棚到水泥磨房之间,有一条长30余米的传送带。严建伟解释说,“本来原料都是通过车子运送到磨房,难免有跑冒滴漏的现象,现在通过传送带输送原料,跑冒滴漏就没有了。”
一走进厂区,“垃圾不落地”、“卫生环境靠大家”等标语随处可见。在作为工会主席的严建伟看来,要打造最干净企业,员工的意识也十分重要。前不久,工会组建了一个员工微信群,鼓励全体员工为厂区的环境卫生“找茬”。“如果员工发现环境卫生、安全隐患方面的问题,可以发送图片到微信群,问题整改后,就可以获得现金奖励。”严建伟说。
就在前天,员工刘红陈发现,厂区内一处栏杆破损,拍下照片发到了微信群。严建伟看见信息后,立即反馈给相关负责人。记者采访时,栏杆已修复。在公司的一面公示墙上,还贴着不少安全、卫生等问题整改前后对比的照片,严建伟说,这些大部分都是员工在工作中发现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月,南方水泥工会还开展了“最美岗位”评比活动,成立评比小组,对相关岗位办公室是否干净、工作台物品摆放是否整齐、是否节约用水用电等10个方面进行评估。“这种方式效果很好,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厂区环境的变化,感受最深的是员工。“我在这里工作9年了,以前厂区走一圈,全身都是灰,现在待一整天人都是干干净净的。环境好了,我们工作起来要更舒心。”员工徐章伟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