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模社在练习
7月10日,在金华永康举行的第二十一届“驾驭未来”全国青少年车模教育竞赛活动选拔赛暨浙江省青少年车模教育竞赛现场,一位少年和对手们站在跑道旁的高椅上,手持遥控器,紧盯着自己的1/24拉力车一刻不得分神。
赛车在赛道上一圈圈不知疲倦地奔跑,直到比赛结束,好消息传来:士林初级中学初二(2)班的学生沈浚尧获得亚军。场上的那位少年终于露出了笑容,一扫紧张情绪。本次比赛的裁判长、浙江省模协的卢震老师更是对他赞赏有加:“一名农村学校的孩子能获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
昨天,记者在新市士林采访了沈浚尧和士林初级中学车模社的指导老师高俊,走近这位16岁的车模少年和成立不久的车模社。
训练三周竞赛获奖
很难想象,今年4月才成立的车模社,经过了三周的训练,一举夺得第28届湖州市中小学航模锦标赛车模竞赛团体二等奖,与第一名仅一分之差。而沈浚尧则荣获个人比赛的一等奖。
接到比赛的通知时,士林初级中学还没有过车模、航模或者海模的相关经验。趁此机会,高俊认为,海模和航模需要有合适的场地和天气允许,而航模还要自己制作,对农村学校来说车模的限制最小,值得尝试。
于是,高俊着手成立车模社:“初三学生的学业重,初一学生在能力上稍显不足,初二学生加入社团最合适。”高俊让初二的82位学生自愿报名,结果报名的有十多个人,要从中选出理解能力、反应力、专注力都较强的学生。
车模社的指导老师除了科学老师高俊,还有一名计算机老师。“当时,我们两个老师对任何车模相关的东西一点都不了解。”高俊随后去湖州参加领队培训,回来再教会学生技巧、规则等。
通过几轮的技术和心态测试,最终有3名学生脱颖而出,成为社团的尖子,沈浚尧就是其中之一。“我小时候就很喜欢遥控车,所以就报名了。”沈浚尧笑着说,从小爷爷的小店进货时,他就会坐在爷爷腿上撒娇,想要一辆新款的遥控车。
经过三周的训练,高俊带着学生到湖州去参赛。没想到,第一次参赛就碰到了棘手的问题,对比赛场地的认知变得“一片空白”。“比赛前在场地练习时才发现,我们平时的站位是相反的。”这也就意味着,选手看车移动的方向和场地地图都是相反的,而且赛道上铺着地毯,对车子的摩擦力增大,和在校练习时完全不同。
3位学生赶紧调整,在赛前练习过后,很快适应了“相反”的场地。一个刚成立的社团和一群刚接触车模的学生,最终以优异的战绩惊艳了赛场,也让高俊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
平时在食堂练习
农村中学没有专业级别的跑道,高俊就在学校食堂的地面贴上了胶带,把矿泉水瓶放在拐弯处作为标志,做成简易的跑道。食堂就成了沈浚尧和另外两名学生的练习场所。
三天不练容易手生,平时的车模练习主要是练手感。一般车模的电池只能坚持20多分钟,所以每次练习的时长有限。“有自由活动课我们就会拿车去食堂练习,赛前的话课间也会去练习。”沈浚尧说。
车模社用到的车模是1/24拉力车,按照原车比例缩小24倍。车模虽小,却五脏俱全,和实车的内部结构相差无几。“别看车子小,灵敏度很高,操作起来并不容易。”高俊拿出车模和遥控器,邀请记者尝试操作。
记者手拿着遥控器,轻轻一按键,车子就飞速疾驰,一时间很难把控方向,稍有不慎就会撞车。而遥控器换到沈浚尧手中,车子的行驶就自如多了,没有磕磕绊绊的停车调整,来去自由,转弯顺畅。说到秘诀,沈浚尧大方透露:“眼睛里只有这辆车在跑。”
“其实,撞车是常有的事。”练习时,沈浚尧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摸索修车,车子出现的小问题都能着手解决。
带“伤”上场留遗憾
7月1日开始,为了备战浙江省青少年车模教育竞赛,车模社又投入了集中练习。结果练习中沈浚尧的车子车头撞断,无法修复,最终他只能带着剩下的一辆备用车到永康参赛。
可就在比赛前一天,备用车在练习时后轮受到撞击变形,虽然沈浚尧及时修理,但是后轮无法调整如初,仍然有些歪斜。至今说来,高俊都觉得可惜:“我们没有多余的备用车,车轮撞歪了,对控制要求更高了,比赛肯定受影响。”
1/24拉力车比赛项目中,共有5名选手参赛。人数不多,可是强敌不少,参赛的都是各市获奖的佼佼者。“杭州学校有一位学生是全国比赛的双料冠军,另一位也是全国排名第六的选手。”
本来车子带“伤”上阵已经让沈浚尧心里缺少了底气,强敌在侧更加让他紧张。“我表面还是很镇定的,其实心里很紧张。”沈浚尧笑着说起当时的状态。不过他还是在排位赛获得第一,取得第一个发车的优先权,并在预赛中蝉联第一。
比赛的赛制是4分钟时间内能够在赛道开几圈。决赛时,沈浚尧受到杭州两位选手的战术堵截,其中一位专门堵到他的车前,另一位取得领先。最终,沈浚尧屈居第二,杭州的两位选手分列第一和第三。比赛结束后因为要赶火车,沈浚尧没能参加颁奖仪式。如今奖杯还没寄到士林,因此他仍然没见过自己第一次省级竞赛的奖杯长什么样子。
“这次比赛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经验不足的地方。”赛后高俊分析,除了团队战略以外,电池充电也有讲究,“大家用的电池是一样的,但是别人另外购买了充电器,能够将电池充到最满的状态,开车时的速度就能拉上去。我们用的是原装充电器,电池最多只能充到百分之八九十。”
组队参加全国比赛
在士林初级中学,记者注意到,教学楼一楼墙上张贴着与科技相关的各类图文展板。高俊说,学校很重视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士林中学钱学森科技社就获得过多个省级科技奖项,还成立了“钱学森少年科学院”,下设科技实践活动、创新发明等社团。
“车辆模型属于科技体育教育,是学校科技教育成果的一大延伸,因此车模社才能在短时间内成立。”高俊这样说道。
平时,沈浚尧喜欢打游戏,不爱学习。但自从加入车模社后,沈浚尧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大。老师高俊都看在了眼里,初一期末考试沈浚尧的数学成绩只有28分,而这次期末考试他数学考了84分,“手脑协调能力、耐心、细心都被培养起来,现在他开始用心学习了。”而且,沈浚尧对科学的兴趣也逐渐增加,每节科学课自由选择座位时,他都会坐在第一排。
“家里之前也问我练习车模会不会耽误学习,看到我比赛获奖、成绩进步,家里就什么都不说了。”看到自己的进步,沈浚尧也挺高兴。今年11月份,沈浚尧就将和这次省级车模比赛的冠军、季军组成浙江省代表队,前往银川参加全国赛。此时,他已经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想看到自己的车子奔跑在全国赛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