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了一个月,实在嘴馋,这次闺蜜到新市办事,赶紧让她捎只烤鸡回来。”在武康工作的市民沈小姐自从吃了秘制的“草包烤鸡”便念念不忘,一大早电话预订了10只烤鸡。
“儿子、媳妇在杭州工作,从来不吃烤鸡,自从上次我买回家他们尝过一次后,每次回新市前,就让我去买,一买就是4只。”家住新市的沈大伯拎着新鲜出炉的烤鸡笑着说,想吃还得掐准时间来排队。
这是什么烤鸡,竟会如此受欢迎?记者在新市仙潭市场门口见到了草包烤鸡的制作者——费萍。费萍的摊位还未到,就已聚集了不少“嘴馋”的市民,推车上烤鸡装在竹藤里,醇香四溢,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给我挑一只大一点的!”“给我拿两只。”……人群中你一言我一语,顿时把费萍的烤鸡给一抢而空。
记者注意到,费萍的烤鸡是“限量供应”,每天基本上出售40只左右,卖完就收摊。“重质不重量,早上去湖州南浔区千金镇的活禽交易市场现买现杀,回来后把鸡洗干净,烤炉熏烤,一道道工序下来,基本就我一个人,为了保证每只鸡的口感都能香脆入味,必须要控制数量。”费萍道出了为何不增加烤鸡数量的缘由。
在新市城东村梅子港费萍的家中,谈及烤鸡的“秘方”时,憨厚的她也卖起了关子。她说,一年前,丈夫从外地捎回来一只烤鸡,她尝了后唇齿留香,难以忘怀。在家待业的她便萌生了前去“拜师学艺”的想法。她和丈夫找到了那家烤鸡店的老师傅,老师傅家中世代做烤鸡,在当地拥有响当当的名气,费萍的真心诚意打动了师傅,师傅答应将家中祖传的烤鸡秘方传授给她。30多岁的费萍开车两头跑,学艺归来,便在家中开起炉灶,将美味传达给更多人。 “平均下来,一只烤鸡卖44元,一般选用3斤左右的三黄鸡,其中一味中草药配方是关键。”费萍神秘地说,在于选材、烤制的手法和技巧,外酥里嫩、入味均匀才是一只合格的烤鸡。目前,费萍已有了很多回头客,不少人从武康赶去买,也有朋友推荐朋友来买的,这也让她知道,有好的口碑才能让自己的烤鸡走进更多百姓的餐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