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管镇的硕华公司,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宏观经济下滑的形势下,上半年收入增长20%。记者宣宏通讯员张亚萍
机器换人、腾笼换鸟、三名工程、产品创新、政策引导……上半年,我县继续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工业经济发展提速明显。1~6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559.7亿元,同比增长7.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00.1亿元,同比增长8.9%;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实现利税45亿元,同比增长19%;预计实现利润29亿元,同比增长20%;全县工业投资完成85.2亿元,同比增长15.3%。
腾换间优结构
在新市镇天丰电源公司生产车间里,六条锂电池生产线并行穿梭在各个车间,经过喷涂、滚压、磨切、叠片、组装等十几道工序,一张报纸片样的东西很快就变成了一个手机大小的电池板。所有工序都由机器完成,车间里难得望见的几个工人则是给机器“下指令”并保证机器正常运作。
“现在用工是原来的42%,生产效率提高了50%,而且产品质量更稳定。”天丰电源副总经理吴光渔说,其中4条生产线是今年新上马的,虽然设备价格不菲,目前已投入近1亿元,效益也在成倍增长,今年销售收入有望实现翻番。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盘活之前海久电池闲置4年的土地和厂房,天丰节省了一年建设时间和6000多万元的厂房投入,让大手笔投入“机器换人”有了更足的底气。钟管镇的开普化工在淘汰落后产能时被关停,如今86.9亩的存量土地被德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香港)看中,将投资6亿元建成一个生产高档面料染色、印花、纺织、服装基地,8月即将开工建设。 (下转第2版)
一腾一换,重塑产业结构,推动我县工业产业不断提档升级。目前,我县已淘汰落后产能和“低小散”企业(作坊)504家,腾出用能空间34.6万吨标准煤,腾出土地2000余亩,已引进换鸟提质项目210余项,完成工业投资47.6亿元。此外,1~6月,我县实施200万元以上“机器换人”项目107项,完成投资31.27亿元,目前有63个项目已竣工或部分竣工,减员733人。
创新里增活力
阜溪街道的恒立数控公司内,一台绿色的庞然大物格外显眼,这是公司今年推出的新品——数控金属板材高速分条机组。据负责人赵刚介绍,这套设备是集光、机、电于一体的自动生产线。这套设备可是拿下了2016年省级工业新产品一等奖,因为体现了行业先进水平,一上市就颇受市场欢迎。而这背后,则是耗时四年的研发。
上半年,我县推荐并入围浙江省优秀新产品(新技术)7项、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3项,入围数均列全省县级第一。
德清“智造”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华莹电子的“手机用声表芯片智能制造车间建设”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全自动设备,配套实施MES(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真正做到“智能化”、“无人化”生产,该产品还打破了国外同类产品在中国的垄断;云峰莫干山家具通过引进德国的数字化生产线、配备进口销售软件,订单、生产、销售、服务等全部实现互联互通,实现了大规模整体定制衣柜制造智能化……1~6月,我县技术改造投资完成66.21亿,同比增长22.6%。
减负中提信心
贝特日用品为近600位员工缴纳失业保险,减负新政的实施为企业节省了一笔成本。记者从县人力社保局了解到,从今年5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失业保险费单位缴纳部分费率由1.5%降为1%,按现在最低工资标准每月2419元来计算,目前我县参保职工约15万,一年能为企业减负近2000万。
根据上半年新出台的《德清县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优化发展环境的若干意见》,我县从降低税费负担、用工、用能、财务、用地、物流以及制度性交易七大方面成本,33条实实在在的干货举措,为近万家企业减负。此外,今年我县还制定出台了《德清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方案》、《德清县关于进一步促进工业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等政策,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打造良好软环境。
虽然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成效明显,但是放到全省、全市的范围看,我县还存在产业发展层次不够高、企业创新能力不够强大、产业集群效应不够明显等差距,只有更加注重从供给侧发力,将转型举措落实落细,才能真正实现赶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