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摄影 >> 德清图库
文字:   打印

我县上半年改革亮点多
www.dqnews.com.cn 2016-07-14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方是推进改革的重要力量。”6月27日,在中央深改组第二十五次会议上,习近平如是强调地方在改革中的作用。

  作为浙江省唯一的城乡体制改革试点县,改革已是德清的品牌名片。今年以来,我县步稳蹄疾地推进着14项国家级改革试点和27项省级试点,“多规合一”、“农地入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新进展。在城乡体制改革的“新常态”下,我县在很多领域创出了新路子、新模式,激发出了无限活力。

  “多规合一”

  促审批提速

  “原来两三个月,甚至大半年的项目预评估等前期工作,现在只要几天就能完成。”说起运行两个多月的“多规合一”规划协同平台带来的行政审批新效率,已经让众多项目业主印象深刻。

  县建设局规划科相关负责人介绍,4月底“多规合一”试点工作完成了规划协同平台的基本功能搭建,集成了县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区划等各类规划数据,平台实现了项目预评价工作“一次申报综合审批”,取代了原先需向多部门多次提交项目材料的老路子。

  “原来审批需专家评估,但现在每个工作人员都可成为项目预评价专家。”该负责人表示,简单地说,“多规合一”就是让各部门规划数据和谐统一成“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平台则成为了一个智能评审专家,可以给每个项目开出一份精确到平方米的“体检报告”。

  如此审批流程再造,成为打造高效审批速度的关键。从4月底“多规合一”协同平台试运行以来,截至7月11日,已累计录入156个项目,其中技改项目71个,选商引资项目85个,这些项目中有84个完成预评价审批工作。据介绍,目前84个项目中,8个被检查出问题的项目被暂缓实行。如此高效预审批,为后续与项目公司的谈判博弈,争取了宝贵时间。

  当然,“多规合一”的成果运用不仅只是项目审批流程再造。记者了解到,为了充分发挥“多规合一”试点叠加效应,我县还将在莫干山高新区1800亩工业平台上,继续探索《“多规合一”定标准企业投资项目标准承诺制改革》,从而建立“政府制定标准、企业依法诚信承诺、部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高效审批模式。

  农村“活权”

  生出“活钱”

  昨天,下渚湖街道和睦村党支部书记、村股份制经济合作社主任杨连方正在忙着给70亩水田落实建机埠。前几个月还是荒废的水田,如今已经大变样:机耕路、渠道、农排线路等都已经建好。

  “现在完成了80%的设施建设,预计10月份能够出租使用了。”杨连方颇为兴奋地说,这片待租的水田,已经被七八个村民看中。招标出租后,就能每年给村里带来稳定的收入。

  这些可喜的变化,农田水利设施贷来的20万元起了很大作用。“这20万元给我们解决了很大的资金压力。”杨连方说,这次要把荒废三年的70亩水田重新整理建设,需要花90万元,对集体经济收入不多的他们来说是不小的投入。好在,我县去年完成了农田水利设施确权,拿着“德清县农田水利设施所有权证”,今年5月村里“以证贷款”,不到一周20万元就到账,让水田建设资金得到了保障。

  今年以来,我县“活权”生“活钱”不断更新。上半年,我县还新增农村产权交易98笔,交易金额3489.98万元。

  “农地入市”

  带来新供给

  同样,不远处的洛舍镇东衡村,党总支书记章顺龙也颇为兴奋。“7月23日‘中国钢琴小镇’就要开工建设了。”就在6月份,东衡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和雁塘村、洛舍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三方合作,整合集聚的69亩土地,以每亩21.3万元成功入市,成交金额为1400多万元。更让他高兴的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是同价同权的。”

  这让东衡村周边的众多小微钢琴企业十分期待,一直无法解决的土地问题,今后将在“中国钢琴小镇”得到落实。而对村民来说,尽管还需要等上三五年才能真正拿到入市分红,但今后的收益非常可期。“我们预计村民现在每股价值600元,今后能升值到每股5000元。”章顺龙说。 (下转第2版)

作者: | 记者 杨晓燕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