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逸伦整理今年的新款T恤
年轻人追赶潮流,最明显的就是服饰文化。服饰文化中,潮牌就是引领时尚的风向标。朋友聚会,穿着最时髦的潮牌服饰,立刻就成为最闪耀的那一个。而就读于武汉文华学院视觉传达专业、今年大三的陈逸伦,爱时尚,穿潮牌,更是自创潮牌,变身潮牌达人。
首款产品受到欢迎
初见陈逸伦,他身穿着自己设计的最新款黑色T恤,胸前是标志性的LOGO,一条AAPE黑色工装裤。“我喜欢涂鸦、街舞、滑板、说唱音乐,特别是涂鸦,我之前就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玩涂鸦,做这个牌子也是受这个文化的影响。”他说。
陈逸伦接触街头文化是在高中的时候,源于对Bbox音乐的热爱,后来开始系统学习美术。玩了涂鸦,慢慢被其所吸引,发现了内在的魅力,后来索性专心玩涂鸦。这期间,陈逸伦认识了很多涂鸦爱好者,一起到街头巷尾创作。在武康不少地方,都留有他们的作品,比如沃尔玛楼顶停车场、千秋街文昌桥桥底通道等。
高中时陈逸伦的着装就开始走街头风格,特别是夏天,各式印花T恤吸引路人眼光。“高中开始就有个做品牌的想法,哪天穿着自己牌子的衣服,和朋友去街上画涂鸦,感觉会很棒!”
到了大学,陈逸伦继续在大学里创作涂鸦,而且也更多地开始关注市场上的潮流品牌。“那时候开始购买各种潮牌衣服,变着花样搭配,穿出自己的风格。”买得多了,研究深了,高中的想法也渐渐更强化了。大二下半学期,他逐渐开始设计第一款T恤。
大二结束后的暑假,陈逸伦真正开始做自己的潮牌。他反复修改了设计稿,又设计了T恤的各个辅料,并委托某制衣厂进行生产。这当中,最重要的是品牌LOGO的设计,集中体现了品牌的风格和理念。陈逸伦的品牌叫“Runnin Wheel”,中文意思就是“驱动轮”,是一个卡通拟人化的轮子,戴着棒球帽。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做这样一个LOGO?陈逸伦告诉记者,高中时期开始,同学们喜欢叫他“轮子”,他根据这个绰号来设计的:“轮子是提供动力的装置,推动汽车的前进。我希望自己的品牌也能有轮子一样的作用,让穿着的人获得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不断推动他们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给与他们动力。”
这第一款T恤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首批30件马上销售一空。“以前一起玩涂鸦的朋友,很多都买了穿,不止是出于友情的帮助,而且也是真的喜欢这款T恤。”第一批售完之后,他又补货做了一批,陆陆续续又卖完了,一共卖了60多件。很多人还想要,于是今年,他又在原来版型上改了一下,做了一个复刻版。到目前,他一共设计了8款T恤,4款卫衣,1款购物袋,1款手机壳。
网络合作未曾谋面
今年年初,陈逸伦还找到了一位合作伙伴,一起经营品牌。说起来各位读者可能不相信,这位合作伙伴他到现在都没有见过面,完全是在网上联系,处于最最纯粹的信任走到一起合作的。
陈逸伦在进行设计工作的时候,一方面根据自己对潮流的理解和把握,一方面也要咨询一下他人,给出改进的意见。这当中,在一个涂鸦论坛中认识的小E给了他很多非常实际的建议,让他的设计工作得以更完美。小E名叫温志豪,居住在珠海,从事一般的超市工作。但他同样热爱街头文化,常年混迹涂鸦论坛,对潮牌服装怀着强烈的兴趣。
陈逸伦和小E的合作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分工协作,扬长避短,相得益彰。小E已经工作多年,社会接触面广,各方面认识的人多,所以他负责市场推广、资金筹集、联系制衣厂等工作;陈逸伦学的是视觉传达专业,设计功底扎实,又对时尚潮流比较了解,所以负责设计工作。“我们之间几乎每天都在交流设计方案,我出了设计稿马上给他看,他看完之后在反馈我改进意见。然后对于新近发布的潮牌服装,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关注讨论,学习别人的经验。”陈逸伦说,有时他们两人的交流从早到晚,直至深夜不停。
实际上,合作前小E也有自己的品牌“Non Normal Human”,中文名“非正常人类”,目前这个品牌的设计工作也是由陈逸伦来完成,新一季10款T恤也将上市,而他自己的品牌“Runnin Wheel”新一季也将有8款T恤上市。按照两人合作的约定,两个品牌的销售所得两人将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红。
感受潮流艰难创业
大三下学期,作为交流生,陈逸伦来到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学习。乘此机会,他好好地体验了一把台湾人的潮流文化,学习了不少潮牌的设计经验。
台湾的街头文化十分发达,街头随处可见涂鸦、滑板的年轻人、街头艺人,街上的潮流店铺也随处可见。各种大的潮牌店占据着最佳商铺,而一些小的潮牌也会以品牌集合店的形式出现,整体经营非常火热。AAPE、BAPE、CHAMPION、STUSSY等知名潮牌是必逛的,而那些品牌集合店里常常会发现一些小而精的品牌。
“在台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那边的年轻人对于潮流的理解和大陆相当不一样。大陆的年轻人一窝蜂学一两个明星的穿搭,只要这一两个明星穿过的单品,马上就会成为爆款,走大街上分分钟撞衫。而台湾的年轻人每个人都在寻找个人的穿衣风格,不讲究牌子大小,讲究衣服的品质和个性。”陈逸伦说,这给了他很大启发,未来的年轻人肯定会更讲究个性,所以他设计的衣服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
从设想自己的品牌,到做出第一款T恤,再到目前负责两个品牌的所有设计工作,一路走来,陈逸伦也体验了创业的艰辛。“这里困难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钱,二是时间。”他说。
为了自己的品牌,他省吃俭用,把原本作为生活费的钱投入到衣服的制作中。为了推广品牌,他还坚持赞助不少学生自发的涂鸦活动、街舞比赛等等,虽然以实物形式赞助,但成本还是挺大的。每每临近货款结算日,陈逸伦就会感到很焦虑:“我做这个品牌,就想用自己的力量来做,不想求助于父母。”不过自和小E开始合作后,就多了一个共同进退的兄弟,有困难一起扛,就不那么累了。
平时学业紧张,为了设计衣服,陈逸伦基本把自己的课余时间榨干了。“别人玩游戏我画图,别人旅游我画图,别人逛街看电影我还是画图。”设计工作讲究灵感,灵感一来,就一直画啊画,有时抬表一看已经深夜两三点钟。品牌刚起步,制作的量少,就会得不到制衣厂的重视,被推迟交货是经常性的问题。采访当日,他刚刚拿到新一季设计制作的衣服,然而这批衣服原本应该是五月底就交货的,一直被推到了七月初。“原本五月底应该是T恤的销售旺季,但推迟到现在才上市,已经错过了销售季了。”他无奈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