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挖到了一棵野生灵芝,山里的村民看过了都说是真的。”日前,市民沈女士打进本报热线8889090,称几天前她在采杨梅时采到了一棵两只手掌大小的“野生灵芝”。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了雷甸镇沈女士的家,见到了沈女士采到的这株灵芝。其外观与灵芝无异,整体颜色呈浅黄色,厚实的大小叶片分左右两层。最上部的大叶片直径在20厘米左右,能明显看出一圈圈的生长年轮,凑近可闻到一股淡淡的菌类气味,用手摸,有一定硬度。
“我们到山上采杨梅,忽然就看到了一个黄色的植物,我仔细一看,挺像灵芝的。”沈女士说,几天前她在慈溪杨梅山采杨梅时采下灵芝,而后还遇到了附近的村民。村民自称是当地的老专家,他告诉沈女士,这样的野生灵芝在杨梅山并不少见,村民们自己也经常进山采摘,可放心食用。
得到村民们的肯定,沈女士欣然将灵芝带回了德清,但真的打算泡酒时却有些犹豫。
“我看像是灵芝,这么大不知道能卖多少钱?”“真是好运气,每天那么多人在那里挖竹笋,就被你捡着了。”“这个能吃吗?”……邻居们的议论让沈女士心里更没有底了。
记者拿着沈女士提供的照片求助了相关专家,“是真的野生灵芝,这东西比较常见,现在的价格不贵。”店老板看了照片后说,如果沈女士要食用,最好先拿到有关部门进行鉴定,因为很多菌类都是有毒的。
中医师则介绍,由于见不到实物,只能根据照片直观判断。若这株“灵芝”的质地是肉质的,则可能是属于蘑菇的一种;如果是木质的则应该属于灵芝或树舌。专家表示,影响灵芝生长的因素很多,重要的判断标准是,灵芝有没有木质化,采集地下面是否有伐桩、树墩或腐根等,叶片反面有无纹络等。若证实属于菌类,不宜直接食用,最好切成薄片泡茶或浸酒。
同时专家也提醒,灵芝喜欢湿度高且光线昏暗的环境,主要生长在腐树或是树木的根部,在湖南地区广泛分布,可是其药用价值并不像神话中的那样可以包治百病、起死回生,只是一种具有滋补作用的中药材,其中有一些品种还有毒性,市民需谨慎食用。(请沈女士前来领取小礼品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