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舞阳街道太平村仁头里,101岁的张子云老人见到记者,热情地从屋内搬出了板凳,有条不紊地拿起水壶泡着茶,记者接过老人递上的热茶,与她促膝而坐。
眼前的这位百岁老人虽然白发婆娑,生活在她脸上平添了不少皱纹,深深凹陷的眼窝下一双黑眸记载着老人经历过的岁月,但是她耳不聋,眼不花,脸色红润,头发梳得整齐,慈祥挂满了幸福的脸庞。
早年张子云老人生活艰苦,据她回忆,她的老家在舞阳街道灯塔村,家里有五个兄弟姐妹,她排行老三。她11岁来到了太平村姓柳的一户人家当童养媳,而夫家也并不富裕,当时小丈夫才只有14岁,张子云的到来,让清贫的柳家热闹许多。但是好景不长,在与丈夫养育了两个女儿后,孩子们不幸相继夭折,张子云26岁那年,丈夫也撒手人寰,只剩下她与婆婆相依为命。同村柳姓的小伙子见到两个女人日子过得如此艰难,便做了上门女婿,和张子云再婚后生育了四个孩子,现在已是五世同堂,共有38个子孙。而老人97的妹妹和94岁的弟弟还健在,身子骨也硬朗。
前半世的艰苦生活让老人养成了勤俭朴素的生活习惯,“我不喜欢吃猪肉,喜欢自己种蔬菜、水果吃。”张子云笑呵呵地拉起记者的手往路边的一片菜地领,她指着这片蚕豆和黄豆自豪地说:这都是我种的。因为不喜欢吃硬的饭,老人还自己动手,做起稀饭,她说基本的家务活都还会做,一刻都不让自己闲着。
老人长寿,与家里融洽的家庭氛围密不可分。走进老人的卧室,被褥干净整洁,儿子和儿媳为她准备的电视机、热水器、电饭煲以及水果、牛奶多种营养品等一应俱全。去年,老人不慎摔伤了膝盖,小儿子柳水根立马把老人送到德清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医生说并无大碍,只需要在家静卧休养。张子云的四个孩子一商量,谁都没有推诿,二话不说分担起照顾母亲的责任,他们以家庭为单位,日夜轮流悉心照顾,老人终于康复。
64岁的大儿媳朱观美嫁入柳家已有40年,说起婆婆,一个劲地夸赞老人为人和气,邻里关系和睦。她说老人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感染着村里的每一个人,她吃完饭总喜欢去邻居家串门,谁家的孩子上大学,谁家的孩子结婚生子,谁家的孩子工作,她脑子里记得清清楚楚。采访结束,记者漫步在太平村宽敞整洁的水泥村道上,清风拂过,遍布田埂的茭白叶绿意盎然,有刚忙完农事的村民扛着锄头,哼着小调走在路边,阳光穿透绿叶,衬托出太平村宜人宜居的美。而太平村注重孝道的家风、淳朴善良的民风、和善友爱的邻里关系也让它如同其名一般“太平美好”,据了解,目前村里90岁以上的老人共有12位,可谓幸福的长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