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摄影 >> 德清图库
文字:   打印

竹编手艺坚守50多年
www.dqnews.com.cn 2016-06-20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竹编是我县西部山区的传统手工艺,简单的竹丝可以编织出形态各异、用途丰富的器物。虽然这门古老的技艺正在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但依然有许多匠人坚持着手艺的传承。何村村的严火根就是其中的一位。

  今年69岁的严火根,每天都会坐在自家经营的副食品店门口,手里用竹编编织着各种生活用具。

  严师傅告诉记者,在莫干,家家户户门前屋后都种有竹子,竹制品在生产和生活中被普遍使用,如竹筐、竹篮、竹箩、竹席、竹床及各种竹编工艺品等等。竹编当时是一门很吃香的手艺,从12岁开始,他就自学竹编手艺,这一编就编了50多年。如今,他还是舍不下当初的“谋生手艺”,每天坐在店门口,编织自己的这份执着。

  严师傅一边编织一边介绍,竹编工艺品造型简单,但工艺复杂,从前期的上山挑选毛竹、刮节、劈篾、过剑门、刮光等多道工序,才算是做好了竹编条。然后,竹编工艺品的好坏就全是靠手艺人的经验和手艺了。竹筐、竹箩、竹篮、竹盘等,越是小的工艺品,手工艺更为复杂,讲究也更多。

  像小小的竹篮就是竹编品中最难编织的,它要通过46根竹篾,从篮底到篮身,再从篮身穿回到篮底,俗称回篾篮子。这小小的篮子编织起来,最快也需要4个多小时,每次编织中,一旦竹条的用力不匀就容易折断。

  竹编手艺是个技术活,更是个伤手的活。在制作过程中特别容易伤手,被竹条划伤、被竹刺刺伤等,长期编织,手受伤对严师傅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一遇到干燥天气,竹子发脆容易生毛刺,严师傅就用创可贴将手贴起来的,遇到扎刺时,还得忍着痛继续编,拔不出来,也只有用创口贴简单处理。

  虽说是个伤手的活,但一想起这即将失传的手艺,加之喜欢工艺品的人越来越多,订单量越来越大,他还是没有停下手里的活。如今,宁波、上海等地的游客,都会远道而来,向他预订竹编工艺品。一年中,订单都排得满满的。

  严师傅骄傲地说,不仅是外地的游客,如今,莫干民宿、洋家乐也开始相中他的手艺,竹编工艺品慢慢地走进了这些地方。隔三差五,他还得自己去送货。记者就随着他去了附近的一家莫干山民宿游子山居,房间内的摆设新颖别致,竹篮成了换衣篮,竹箩成了灭火器框,竹盘成了水果盘,还有蔬菜篮、纸巾盒等,都有了更多的去处。负责人沈培宝说,原先不流行的竹编工艺品,就好似以前的老房子,现在都火起来了,不一样的摆设,让前来旅游的客人都觉得很新奇,也和民宿的风格很契合。

作者: | 记者 徐艳红 文 蔡俊 图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