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摄影 >> 德清图库
文字:   打印

外国学生体验传统竹编
www.dqnews.com.cn 2016-06-15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6月13日,作为2016国际竹创意设计工作营的一部分,来自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和上海大学的16位学员来到莫干山镇参观学习竹文化,并邀请了本地3位竹编艺人现场教学。

  “编竹篮需要四根竹篾一起编,很费工夫……”当天下午,在何村村文化礼堂,三位竹编艺人正熟练地给学生们做着示范。一时间只看见无数的竹篾在空中飞舞着。艺人们灵巧的双手上下翻飞,左穿右插,在经过起底、编制、锁口等繁杂工序后,一个个样式新颖、构思精巧的竹编制品呈现在大家眼前。竹编饭盒时尚环保,创意无限;竹编果盘美观实用;竹编小动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高超的编织技艺,还兼具艺术收藏价值,赢得学生们的一致“点赞”。

  来自奥克兰大学雕塑专业的一位学生对艺人们的精湛手艺很是佩服:“我以前只编过辫子,第一次知道竹子也能通过编织变成精美的艺术品,这种技艺令人惊叹。”

  “先把两根竹篾弯成一个x形。”活动现场,市级非遗竹编技艺的传承人宣国维老师还现场教同学们制作竹制小鸟。一挑一压,竹条在宣国维的指尖交相缠绕却整齐有致。不一会工夫,一只生动的竹编小鸟就出现在老师手中。从未接触过竹编的外国学生都感到十分新奇,纷纷上前亲自动手尝试。

  “中国有句古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刻苦用心,就一定能够学会。”在看到不少学生许久都没有掌握要领流露出畏难情绪后,宣国维边示范边说道。通过翻译,几位学生不停地赞叹:中国人吃苦耐劳,有智慧。 “小时候的老手艺,好多都看不到了。真没想到现在外国人都对这些传统手艺感兴趣。”宣国维说,希望在竹工艺渐渐流失的今天,能够让大家感受到竹编艺术品的魅力,将传统竹手工艺保存并流传下去。

作者: | 见习记者 张志炜 通讯员 祝莹仪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