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正在翻新的旧屋,一边是“五脏俱全”的临时小屋,对于汪松根来说,侯瑞南不仅是她的嫂子,更像他的母亲,她帮自己撑起了一个家。
汪松根是新安镇舍南村人,早年因为经济原因没有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靠着做小工维持生计,生活不算富裕,但也算安稳。
1994年,家里迎来了一个新生命,汪松根领养了一个女儿,取名汪娟娟。从此之后,父女俩相依为命,生活也有了盼头。然而因为工作原因,汪松根没有时间照顾女儿的起居,只好将女儿交给嫂子侯瑞南代为照顾,为此,汪松根对于嫂子也格外感激。
2010年,一场意外降临在这个家中,56岁的汪松根发现自己的手竟然无法活动了,那一天,他感到格外疲倦,没想到这一躺就是两天。两天后,等到汪松根想从床上爬起来,竟然发现自己无法动弹,经诊断,他意外瘫痪了。这让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
这时候,嫂子侯瑞南一家伸出了援助之手,不仅揽下了照顾汪娟娟的工作,顺带着也把汪松根划入照顾范围。汪松根家的地都是哥哥代为看管,而他的起居由嫂子照顾。每天她都会为他准备好食物,清洗衣物,这一照顾就是6年。
如今,汪松根的身体依旧没有起色,而家里的房子摇摇欲坠,尤其是下雨天,泥地一遇水,比外面的村道还要泥泞,这样的环境不利病人恢复。借着新农村建设的契机,汪松根的哥哥毅然决定帮他翻新旧屋。
造房子期间,侯瑞南的儿子每天帮着忙里忙外,自家的家务全部落在了母亲的身上。侯瑞南不仅要洗衣做饭,还要摘桑喂蚕,却还总是在家务闲暇之余安慰汪松根:“放心吧,女儿也长大了,房子也造起来了,日子会好起来的。”嫂子的话让汪松根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他说:“我已经61岁了,什么也不求了,有对我这样好的家人,我这一辈子也算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