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摄影 >> 德清图库
文字:   打印

这里还藏有古代文化遗存
www.dqnews.com.cn 2016-06-14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用老条石砌成的洛舍大闸戗水墩
 
缠枝纹
 
乾隆皇恩钦赐
 
福荫肇牛眠
 

  日前,记者途经位于洛舍镇的老洛舍大闸,因为该闸已经废弃不用,河床干涸,得以走近闸底。仔细观察,该闸的戗水石是用老条石砌成的,上面有不少古代雕刻,有“乾隆皇恩钦赐”,“福荫肇牛眠”等等,还有精美的纹饰。

  洛舍大闸建于1960年,正是国家3年困难时期。据了解,当时国家经济困难,条件落后,建造大闸的材料、资金十分短缺,因此不少石料是从导流港沿线的古庙宇、古墓葬、古桥梁、老房子处拆移而来的。大闸的戗水石墩前后两端则全部采用老条石。

  廉价的建筑石材,为何要拆古物取石?在当时,老百姓的温饱尚未解决,这些现在看来是文物的东西,在当时的人们眼中除了是规整的石料,其他什么都不是。况且“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建设是当时的头等大事,一切都得为它让道。

  洛舍大闸有4个高大的戗水石墩,迎水面和背水面用的都是老条石,数量相当多,当年不知拆了多少古代建筑才修筑而成。记者发现,很多原本是整块的条石,被截断、剖开,条石上的文字和图案已经残缺不全。站在一个点上,便能看到有文字、图案的条石就有近十处,可以想象,整个大闸所用的古代石料中,应该有相当多的文字和图案。

  了解历史,实物资料比口述的珍贵得多。岁月沧桑,很多古代建筑因人为和自然的因素湮没了。当年因为建洛舍大闸,使大量导流港沿线的古代建筑连同一些人文史料消失了,但是又在无意中把它们保存了下来,使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仍然能够看到它们的片断,这是劫后余生,不幸中的大幸。据了解,在德清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比如现在还保存着的老德清大闸,用的就是老德清城墙及周边古建筑的石材。如今,老洛舍大闸的水利功能已经被新闸替代,它成为了历史遗存,不知老闸将来是否拆除。如果拆除,这些石头值得人们去研究、保存,因为这不仅是古代工匠雕刻技艺的展示,更重要的是可以挖掘这块土地上的人文历史。

作者: | 记者 宣宏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