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摄影 >> 德清图库
文字:   打印

矿物遗迹和故事 或可开发旅游
www.dqnews.com.cn 2016-05-20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家住新市的读者赵小毛给本报来信说,在莫干山镇燎原村西北方向有一个废弃的萤石矿,莫干山竹海国际登山步道一条线路就从这里经过。老人觉得如果能选择几个矿洞,加以修整规划,将是一个很好的旅游景点。通过登山步道串联起周边石桥山、石壁凉亭、炮台山等景点,能为整条步道增添不少特色。

  

最初萤石开采遗迹
 
洗矿选矿遗址

左:矿洞   右:后期废弃的矿洞

 
左:萤石  右:井下作业人员信息
 
左:矿区现状  右:遗留在现场的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

  5月17日,记者来到燎原村,寻找老人提到的废弃萤石矿。在当地一位村民的带领下,沿着登山步道来到了萤石矿的旧址。废弃的办公楼,斑驳的墙壁,积满灰尘的值班牌,空旷的矿区中,几个矿洞隐没在茂密的植被中,沉默地坚守着旧日记忆。

  据当地人说,萤石矿虽然被废弃,但是在矿山脚下路上水沟里常能拾到晶莹的萤石,可见此矿当时的规模是多么的巨大,《德清县土地志》记载:“莫干庾村的萤石矿,品位71.79%,矿体规模长1300米,宽1.92米,储量202.6万吨。”

  因长年废弃,山顶上最早的矿洞不少已经塌陷,被周边山岭水冲刷成了一道深邃的峡谷,峡谷石壁上还能依稀看到萤石矿的痕迹。村民告诉记者,这条峡谷300多米深,一直通到山背面石颐水库。

  峡谷加上周边群山起伏树木参天,原来曾经喧闹的萤石矿,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个幽静的小山坳。但是,如果土地有记忆,时间会返回,又会从这片土地上读到怎样的故事呢?原浙江省德清萤石矿办公室主任沈长林为记者复原了这座老矿的前世今生。

  全民炼钢时代

  找到这座矿藏

  说起德清萤石矿的历史,那还是58年前的事了。1958年下半年正值大跃进时期,全民大炼钢,当时的莫干公社燎原大队响应号召派了不少人去山里找矿。勘探队从庾村集镇一路往西北方向寻找,在燎原村南路组附近停住了脚步,他们在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上,发现了许多透明的小石头。这座小山当地村民叫它庾家山,他们找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萤石。

  “小时候就常常能在附近找到透明的石头,有些晚上经过碰撞还会发光。”沈长林老人说,庾家山山上有不少这些石头,附近不少村民都知道,直到大队的人把石头送去杭州检验才知道这是萤石。

  萤石矿是炼钢时必要的催化剂,正值全民大炼钢,燎原大队立刻组织人员开始开采萤石矿。“当时都是露天开采,工人们拿着镐头一块块撬下来的。”老人介绍说,当时没有任何机械,纯粹人工开采。因为当时没有稳定的销路开采设备也不齐全,采矿就一直断断续续,开采的量也很少。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968年。一次偶尔的机会,大队联系上了一个在上海经商的燎原村人。“他的外号叫阿五,解放前就到外面经商了,通过他的介绍,萤石矿找到了销路。”沈长林介绍说,当时萤石矿以74元一吨的价格卖给上海一家钢铁厂,有了销路开采的规模也开始扩大。到了1970年,当时的莫干公社接手萤石矿管理,开始组织人手扩大萤石矿的开采,采用凿岩放炮。“那时每天都能听到爆炸的声音。”沈长林回忆。

  1972年正式

  成立“大公司”

  如果说萤石矿前4年的开采是一个“小作坊”,那么,1972年以后萤石矿就成为一个正式的“大公司”了。到了1972年,当时德清县在燎原村的一个半导体厂关闭,留下来的20多个管理和技术工人与公社萤石矿合并,组建了新的萤石矿。1972年5月14日,地方国营莫干氟石矿正式挂牌成立,规模再次扩大。

  “当时我们公社出了120多个人,我就是那个时候进入萤石矿工作的,干的是供销。”沈长林老人说,那次合并之后,矿里一下多了许多机械化设备如空压机、风钻,开采也从地表变成地下,每年的产量高达一千多吨,晶莹的萤石源源不断地通过运河输往上海,成就了上海一条条宽阔的马路和一座座高大的楼房。

  说起萤石矿的地下矿井,有一件事情不得不说一下。1973年,萤石矿刚刚开始大规模钻井开采,一台空压机,几十台钻机、一百多名员工昼夜不停钻探。但是凿岩、爆破、运输、排水的工人们大多都是新手。3月初的一天,一个开采小队进入矿井开采没多久,矿壁就开始出现裂纹,而且有成块的土掉下来。大部分工人都逃了出来,但年仅20岁的邱水庆不幸被崩塌的泥土埋住了,当人们刨开泥土救出他们时,他已停止了呼吸。他是最早因为萤石矿开采去世的开拓者,很多庾村集镇上的老人现在还记得。

  庾村老街上有一个阿贵土菜馆,里面住着一位名叫陈树昆的老人。他就是那次矿难的幸存者,老人回忆:“矿难就发生在那天10点多的时候,本来我是要下井的,那天我正好拉肚子在家了休息了一上午,结果躲过了一劫。”那次之后,陈树昆就和不少旷工一起离开了萤石矿到别处工作,现在和集镇上有些老矿工聊天他还常常唏嘘,这条命是捡回来的。

  老矿工吴水根

  有两次死里逃生

  最后,沈长林老人还为记者介绍了一位萤石矿工。当时,在萤石矿工作不仅辛苦而且危险。炮眼要人工凿,萤石要人工抬,大石头要人工破,小石子要人工敲。当时石矿的主要工种有大榔头、小榔头、打炮、扶钎、扛棒等等。最高级的工人是“爆破师”,就是选择炮位、点火放炮的那个人。这工种是技术活,工资也高,就是危险性大。

  家住燎原村的吴水根老人以前就是做爆破的。老人今年66岁,20岁进矿工作,一直到63岁退休,与萤石打了40多年交道。找到吴水根老人时,他正在院子里干农活。一听记者是来了解萤石矿的事的,老人兴冲冲地指着院子角落的两块萤石说,这是他去年从矿山上带回来的,“毕竟干了半辈子,总要留个纪念。”

  据老人回忆,1970年他和同村的24个人一起进入萤石矿工作。“那时候家里很穷,在萤石矿工作,月工资是36.5元还要交32元的工分,省下的钱并不多,后来我申请下井作业,当时的政策是井下作业提高一个等级,这样额外能拿到10几元的补助。”

  吴水根说,后来他还做过“爆破”、机修工、电工一直做到了萤石矿关门。他曾经有两次死里逃生的经历,一次是1973年矿难的时候,当时他是负责井下挖掘的,矿难发生时他还没有下井,所以躲过了一劫。还有一次是1976年底的一天凌晨,他负责选择炮位、点火放炮,但是那次炸药的引信特别短,他没跑出去多远就爆炸了。“当时石头就向下雨一样砸下来,还好只被小石头砸到了几下。”吴水根说。

  从辉煌到没落

  整个萤石矿最辉煌的时候是在1983年到1996年。

  1982年,萤石矿发展遇到了瓶颈。当时整个矿区只有一座空压机房,风钻也不多,萤石供不应求,急需外来资金注入扩大生产。1983年浙江省冶金工业局为萤石矿注资200万。萤石矿正式更名为浙江省德清萤石矿,成为省冶金工业局直属矿区。

  注资后,矿区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全面更新设备,矿井也从原来的几十米加深到300多米,新建3座空压机房,每年的产量高达5千多吨,萤石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那时我在销售部门工作,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车辆前来装萤石,常常大半夜都要爬起来发货。”沈长林回忆道。

  1996年,浙江省德清萤石矿被划归杭钢集团管理。随后几年,因为一次矿难,萤石矿开始停产整顿,沈长林老人就是在这个时候退休的。后来,萤石矿被转让给了德清泰豪莹石矿业,一直到2012年萤石矿结束了50多年的开采。

  就这样,经营发展了50多年后,这座萤石矿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庾家山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不再有炸石的炮声,也不再有粉碎石矿的轰隆声……只是那一座座宕口废墟,总免不了让人想起它们昔日的闹忙。(请赵先生前来领取报料奖100元现金和小礼品一份)

作者: |见习记者张志炜 通讯员祝莹仪文 记者李杰图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