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庆消费私人订制成新常态
把婚礼装扮成啤酒的王国,新娘身披婚纱站在用鲜花和酒瓶缠绕起来的拱门下,满怀期待地等待新郎出场……这是上个星期在德清上演的一场婚礼,新娘因为酷爱啤酒文化,别出心裁用这种方式迎接自己人生的下一个旅程。其实,诸如此类“个性化”元素在德清已不算新鲜,已成为本地婚庆市场的新常态。
“与其说是一场婚礼,还不如说是一次个人秀。”在武康开了9年婚庆公司的盛国强谈及婚庆市场的变化感触颇深。他介绍,以前的婚礼主要靠道具烘托,倒香槟、切蛋糕……从婚礼开场就能猜到婚礼结束。一般会做三个不同价位的套餐让客户选择,两三千的订单很常见,现在是根据客户的需求“订制”,动辄上万甚至十几万的都已不算新鲜。
简单的婚庆服务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个性化订制越来越受追捧。80后女孩楼晓晴的婚庆店涉足德清婚庆市场6年,由她设计的主题婚礼不少。进入5月结婚旺季,手上订单猛增。
楼晓晴介绍,她喜欢与新人像朋友一样聊天,许多设计灵感会在聊天中爆发。有一次,在与新人的聊天中发现新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海贼王》迷,于是晓晴大胆做了设计,让新郎扮演剧中男主角路飞,新娘扮演女主角娜美,婚礼的场景布置全部用海贼王里的动漫元素。有一对新人,新郎特别喜欢《灌篮高手》,于是晓晴建议新郎手捧篮球向新娘告白,当新郎把戒指带上新娘无名指的时候,现场响起《灌篮高手》的主题曲,台下来宾顿时沸腾。还有一对新人是校园恋情,晓晴就把新人学生时代收藏的电影票根、校服、毽子拿到现场,让这些物品勾起最美好的记忆;还有老上海风格的旗袍婚礼、充满梦幻的森林婚礼、浪漫童话的冰雪奇缘婚礼等,婚礼形式不再千篇一律,创意成为核心。
“过去拼道具,现在拼创意。”楼晓晴介绍,每次设计的创意都是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订制的,下次别的新人就不再使用。通常办一场个性化的婚礼,需要提前好几个月做准备,通过挖掘新人自身的故事,确定主题后进行设计。随着80后、90后新人成为婚庆市场的主力军,办一场“走心”的婚礼早已不是新鲜事。市场在变,对举办“私人订制”婚礼的策划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较深的文化底蕴、了解婚礼习俗,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良好的沟通能力、人格魅力,用真情感染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