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摄影 >> 德清图库
文字:   打印

首锅本土乌龙茶出炉
www.dqnews.com.cn 2016-04-29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康如忠正在进行烘烤前的茶叶整理
 

  4月27日,我县石颐茶场场长康如忠开始了他首锅本地乌龙茶的制作。从上午9时到下午5时,鲜绿欲滴的鲜叶颜色慢慢变成了乌灰,舒张的叶子也慢慢抱成了团,第一锅由他亲手制作的乌龙茶顺利出锅。

  这次康如忠制作乌龙茶采用的鲜叶是龙井43茶叶树种,一共炒了三锅干茶,约30斤左右。鲜叶来自雨中的茶山,质量要比黄芽茶略差。前年,康如忠曾与其他几家规模茶场主一起赴福建武夷山现场观摩当地武夷岩茶、乌龙茶和红茶的制作,对乌龙茶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他决定在27日那天试一试。

  乌龙茶制作需要摊青、杀青、揉捻、烘焙等至少四道主要工序。每一步,康如忠都严格按照乌龙茶的制作要领,在挑选鲜叶时也特意让采茶工采摘比黄芽茶略大一些,且长度在3至4厘米左右的胚子,一芽两叶最为合适。乌龙茶是清香型的半发酵茶,需要讲究没有烈香、高火香,因此在火候控制上,要尽量保持火头不猛不急,同时适当拉长炒制时间。

  下午5时许,第一锅约10斤干茶从烘干机里拿出,康如忠手抓一把干茶放在鼻旁闻了一闻,随后又撮几颗放在嘴里尝了尝,最后才放入杯中泡了杯刚刚制成的乌龙茶,仔细品起味道来。经品尝,他总结出了得失:乌龙茶是大叶茶制作出来的,因此成团形状显得很丰厚;而“德清籍”乌龙茶虽然用了乌龙茶炒制技术,但原料来自龙井43茶树上的鲜叶,因茶树的叶种是小叶茶,因此炒制成团的样子显得细巧;另外,味道也有区别,口感上虽然滋味的鲜爽度比较高,但乌龙的清香味稍逊,还略有涩味。

  那么,第一锅顺利出产的本地乌龙茶给康如忠什么启示呢?康如忠认为,经验就从无数次炒制中总结出来的。以后,炒制本地乌龙茶可以采用比龙井43叶瓣更大一些的浙农、鸠坑早和中茶108品种,这样本地乌龙茶炒制成的茶团可以变得大一些。另外,首批本地乌龙茶的制作中还欠缺一台制乌龙茶的机械——摇青机,这台机器的作用是在鲜叶杀青之前的摇青制作,如果可以将鲜叶里的清香味摇出来,那本地乌龙茶的清香味将更加浓厚。

  记者点评

  为茶人的工匠精神点赞

  上届茶王——石颐茶场场长康如忠在今年的茶王赛中表现不俗,在绿茶莫干黄芽的得分上名列第二(即特等奖)。另外,其石颐牌莫干黄芽绿茶也是全国茶叶大赛绿茶最高奖——特等奖获得者。茶农康如忠扎实的炒茶功底毋庸置疑。即使如此,康如忠还在不断探索莫干黄芽绿茶、黄茶、红茶工艺,今年又自创本地乌龙茶,这种努力探索茶业新品种的工匠精神,值得我们点赞。从最初的绿茶,到逐渐恢复的黄茶,到“东沈红”开创德清红茶历史,再到当下德清本土乌龙茶的制作,其间闪烁着戚国荣、赵荣林、汪祥珍和方连根等老一辈茶人的开拓进取,及一大批中年茶人的探索创新。可以预见,有这么一大批秉承着“工匠精神”的德清茶人的深耕,德清茶产业必将走向更高峰。

作者: | 记者 朱宇飞 通讯员 钱虹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