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读者来电反映,位于老武康城的广爱北路已是房地产建筑工地,古道、八角井,以及几座古桥都不见了。他们提出,在广爱北路拆迁改造之前,政府有关部门作出了广爱北路沿线古迹保护规划,为何没有实施?为此记者进行了解。
2013年底,本报就武康城西旧城改造中如何保护古迹的问题,刊发了《这里还能见证武康的历史》系列报道,详细报道了广爱北路沿线的历史和现状,提出该路段的古道、古桥、古井该如何保护和利用等问题。报道引起了广大市民的热议,县领导也非常重视,多次到现场实地察看,并指示有关部门做好保护利用工作。2014年5月,有关部门作出了保护利用规划和实施方案。
根据规划,广爱北路地面之下的宋代官道建设成步行道。由于过去国防光缆埋设时已对古道损坏严重,原有的古道难以整体呈现,在以后重建时,步行道可设计成一定的曲线,保存状态较完整的古道可在步行道上分段呈现。沿路的三座古桥,根据不同情况作相应的保护。现埋于路面之下的接旨桥发掘后,在原地保护。碧泉桥因春晖街拓宽,整体向内迁移。对龙尾桥进行全面修缮。八角井的保护方案有两个,一是仍然保留在低于地面数米的位置,二是将井口整体抬升至地面。
如今两年过去了,原来广爱北路处连片低矮破旧的民宅早已拆除,成了千秋的安置小区建设工地,到处是忙碌的施工场景,如果不熟悉这一地块,现在已根本找不到广爱北路的位置。记者在现场看到,广爱北路的南段已经开挖掉,北段还在。八角井还在,龙尾桥也在,碧泉桥和接旨桥没有找到。
随后记者找到了建设单位,据介绍,广爱北路处将建十几幢高层、小高层住宅楼,地面之下建车库,需要挖入地面以下数米,如果完全保留原广爱北路,则施工难度非常大。在开挖前,施工方对广爱北路地下古道进行了探挖,发现广爱北路南段的古道,已经在当年埋设国防光缆施工时挖掉了。在施工时,挖到了埋于地下的碧泉桥和接旨桥,可惜损坏缺失严重,所幸的是刻有桥额的石构件还在,施工方已把古桥的石构件集中保存。
据了解,千秋安置小区北面区块施工已开始,广爱北路北段也将被开挖。根据2014年考古调查,该路段地下还保存着较完整的宋代砖砌古道。为此施工方表示,在开挖时会告知文保部门,妥善处理古道的保护事宜。如有必要,可分块整体移动古道,日后再归位。据介绍,广爱北路连接龙尾桥的一段,规划是一块绿地,那里的地下是不开挖的,古道将会原封不动地保护下来。
记者又随建设方负责人来到一个院子,只见那里有一堆石头,走近细看,是碧泉桥和接旨桥的石构件。建设方负责人表示,今后它们还要回到广爱北路,以特殊的形式展现出来,古道、古井也会按规划的设计方案展示。这样看来,广爱北路沿线古迹保护仍然按原规划实施,现在正处在建设过程之中,将来广爱北路还是见证武康历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