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越野,简称BMX,是一项惊险刺激且极具观赏性的运动,曾是2008北京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还记得导演王小帅《十七岁的单车》这部电影吗?它诠释了平凡的年轻人在大都市中的命运,主人公为了生存奋力拼搏。在德清,17岁的倪祺玮就将电影中的桥段带进了现实。
近日,在“2016年全国自行车BMX冠军赛”青年男子个人计时赛上,刚刚获得冠军的倪祺玮接受了记者的专访,畅谈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以及未来的志向。
体会飞翔的感觉
“这是4月14日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在长兴举行比赛的视频。”德清县少体校徐鑫海是倪祺玮的教练。他一边播放视频,一边讲解画面。6名选手从5米的高台往下,快速骑行,跳跃26个小土坡。全程300米,倪祺玮一直一路领先,用时38秒5,相当于每秒飞出近10米。如此飞翔的感觉,足够惊险和刺激。
“我平时训练都在39秒,当天比赛是右手腕带伤上阵,成绩公布是38秒5,我从心底里感觉有突破了。”倪祺玮对成绩表示满意,经验是他取胜的不二法宝,总的来说自己在场上表现不错。
接下来,倪祺玮将进入身体素质调整期,同时瞄准更大的目标,慢慢进入新的飞翔期。
精心培养向上输送
出生于1999年的倪祺玮是我县三桥人,2010年读小学四年级时被选拔到德清县少体校,转入实验学校读书,随后就读德清二中。现在长兴县读高二。
“在三桥体育比赛时,我和学校体育老师交流就发现,倪祺玮比同龄孩子的个头要显得高挑,特别是在转体动作中很精干、有灵气。在进行立定跳远(主要是测试身体爆发力)时,他当时跳出2米8的成绩,随后通过走访了解得知,倪祺玮从小就喜欢体育活动,特别好动,属于典型的体育人。”徐鑫海说:倪祺玮进入少体校后,进行过多种项目的学习,都比较优秀。但是,一次在德清电大骑自行车过宿舍楼道转弯处,我发现许多孩子都下车推行,唯有倪祺玮用力把车头一转就冲上跑道。当时,我就发现这是一个骑单车的好苗子,立即与省队杨教练对接。第二天,杨教练专门带着BMX小轮车来德清考试,当场录用。
一个动作重复上百次
“刚进省队时,训练的强度特别大,除了上课,几乎所有时间都花在了训练上。基本上是每周一、三、五的上午练身体素质,下午就是练场地,跑速度和力量。”倪祺玮说:艰苦劳累也令他想返回德清,特别是听到进入省队的德清伙伴返家的消息后,更加迷茫。看到教练严格兼爱护的举动,看到老队员把我们当成亲弟弟的行动,终于坚持下来了。
倪祺玮说:从入门级的平地起跳开始,到后来的转体,每一个动作都要不断重复,有时一个动作重复上百次。正是数不清的重复和练习,正是一次次的摔跤和伤痛,才铸就了成功的可能。他特别难忘2015年12月到四川成都冬训2个半月的经历,当时恰逢春节,给父母打电话说声“过年训练不回家”这句话时,想了很长时间,泪珠在眼眶里不停打滚,最后是哭着说出的。因为自己从小到大从没有离家如此长的时间,因为是过年,因为自己还不到成年。
BMX的道路充满惊险
据了解,BMX的全称是BICYCLE MOTOCROSS(自行车越野),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加利福尼亚。由于它的车型比较小,轮胎比较宽,而且比赛的赛道也和越野摩托车所用的赛道十分相似,所以有了这个名字。在其后的多年间,小轮车运动又传入了其他一些国家。1981年4月国际BMX联盟正式成立,1982年举行了第一届世界BMX锦标赛。小轮车在最近几年传入我国,而如今BMX竞速赛已经成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正式比赛项目。
“我现在的立定跳远可以达到3米了。”倪祺玮对自己曾经的教练徐鑫海说:感谢老师对我的发现和培养,尽管BMX小轮车充满惊险刺激,但我认定了这条道路。这个运动能让我有飞翔起来的感觉,同时也让我变得更加坚强。
再过两年,倪祺玮就要告别青年组,迈入成年组。他说:未来的挑战更大,不仅要与经验丰富的老队员同台竞技,更要争取参加亚洲、欧美等各类国际巡回赛事,甚至要在奥运会上夺得名次。少年心事当拿云。我们衷心祝愿他在今后的训练比赛中有更加优秀的表现,来回报家乡父老的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