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一向被营养学家和素食人士视为健康食品的“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其丰富的抗癌元素之王——硒,更有着“抗癌之王”的美誉。如此“贵族”般的蔬菜,不仅价格高,而且鲜有人种植。如今,莫干山镇四合村何成民大胆尝试栽种芦笋,历经两年终获成功,每天600多斤的产量,通过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供不应求。
昨天,记者来到这片广阔的芦笋基地,放眼望去,一株株芦笋破土而出,在春风中舒展着身姿。在这个占地30亩的采摘基地里,何成民夫妻俩正忙碌着采摘芦笋。“现在是采茶旺季,招收采摘芦笋的小工很难找,夫妻俩和老爸都上阵了!”何成民一边说着招收季节工的困难,一边忙着装运。
今年36岁的何成民,早年曾在武康木业公司打工,也为家电公司送过货,还从事过各类竹制品加工经营。2014年在平湖结识了一位种蘑菇、芦笋的朋友,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受其影响,决定在家乡投资开发现代农业。恰好,村里对猪棚、鸡棚进行复垦腾出了30亩土地。何成民便以每亩850元的租金建起了自己的芦笋基地。
“现在每亩芦笋每天的产量平均有25斤,如果在平原栽种的话可以达到每天40斤。”何成民说:现在天气好,芦笋长势非常喜人,今天采摘一茬,第二天又能长出来不少。尽管在山里种植产量低,但是这里特有的土壤气候条件生产出的芦笋品质好。许多在莫干山镇游玩的上海、杭州等地的客人,在“四合人家”、“横渡乡居”等周边饭店品尝了这道菜后,都赞叹鲜嫩可口,返回时争相到基地购买。
记者在基地碰到正在挑选芦笋的王女士,她说:每年芦笋新上市的时候,价格都比较贵,但由于它的营养价值高,家人又特别爱吃,所以像清炒芦笋、芦笋虾仁或是芦笋炒肉这样的菜,会经常出现在她们家的餐桌上。
据悉,除通过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销售外,何成民还在微信“每日每家”公众号上借助快递配送到滨江、萧山等地。武康城区内每斤10元、3斤以上起送。
看着莫干山镇休闲旅游度假产业越来越旺,何成民对自己回乡种植绿色蔬菜信心满满。 他说:今后将进一步扩大各类品种的种植规模,申请注册“南路生鲜”商标,不仅可以为环莫干山区域餐饮单位提供更多优质的蔬菜,还能让留守的妇女、老人在家门口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