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摄影 >> 德清图库
文字:   打印

翰墨写人生执着传书道
www.dqnews.com.cn 2016-04-06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采访张功华是在近日的一个下午,他的工作室从群益街又重新搬回到牌楼路,据说群益街那边的工作室有人要用。

  敲门之后,他很热情地出来迎接,相比于之前工作室全部是学生学习的地方,这一次的翻新显得更为干净,墨水独特的味道配合着毛边纸的香气,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到书法艺术当中。

  张功华坐在靠窗边的位置,穿着一条深色的中山装式样的外套,头发留得不长不短,眼镜戴着又时常摘下。他说自己很潮,微信、QQ、网站一个不落,他自我调侃:每天发东西向大家问好,说明我还活着。

  其实早在采访之前,记者就加了张功华的微信。在他的微信中经常展出自己的作品集,“下次展出的话,我想诗书画印都要在一起。”谈到自己接下去要出的作品集,张功华显得格外兴奋,还用自己的IPAD给记者看了刊登在前溪诗韵中的一些作品。

  “写诗写字,画画刻章,这是一个书法家必须具备的东西。如果不齐全,那就不完整了。一个书法家不应该单纯只会写字。”被问及在创作过程中书、画有什么不同之处时,他也有独到的观点。“书画同源,都是点、线、面的集合。只不过一个向文字方面发展,一个向画画,写意发展。诗、书、画的本质依旧是文化。这些都是触类旁通的。”

  谈话很快涉及到了他的老本行——书法。“书法是我的归宿和目标。”张功华七八岁就开始拿起毛笔,受家里文化的熏陶,自然而然地走上了书法的道路。“写字现在对于我来说,更是修身养性,而不是出名的工具,哗众取宠的手段。”

  张功华也道出了选择定居德清的原因。“德清有莫干山,有下渚湖。84年的时候,我就带着我的学生去春游,在莫干山,当时就觉得这座山蛮好,蛮有灵气的。加上这个地方的人文、地理,我觉得这个地方真的很宜居。”

  除了自己写字,张功华带的学生不少,通常周六周日授课。在聊到有关于学生学习书法这个话题的时候,张功华的神情略显严肃了些。“对一般的学生来说,主要是临摹。不会拿笔的,先教他如何拿笔。从笔法开始,再一步步地深入。这样肯定能教好。”

  随后,他对学校的书画课开设与否谈了自己的看法。“书法这门课没有考试,学校也不会重视。当然学校的老师,自身在这个方面就没过关,或过关的很少。所以推广起来就有困难。”

  谈到未来的方向,张功华很从容:“我今年60岁,考虑过在书斋里度过自己的晚年,读书提高自己作品的质量和水平。现在这种状态我就非常享受。”窗外又一辆汽车在大声鸣笛,张功华却不受其干扰。“心平而静,似海绵一般包容万物。”也许是张功华能在书法上有所建树所必备的心境吧。

作者: | 实习生 史一佳 记者 何水根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