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摄影 >> 德清图库
文字:   打印

211项工商登记“先照后证”
www.dqnews.com.cn 2016-03-27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董建芳很忙。作为代理员,她每天都要赶往行政中心二楼的“市场监管”窗口“报到”,为自己联系的企业办理工商的注册登记和变更等手续。

 “方便了很多。”从事这份工作七年,小董可以说是对于工商登记前置变后置这一项改革感触颇深的人。

何为工商登记
前置变后置

 “早些年,政府实行的是‘先证后照’制度。也就是说,想要在市场监管部门申办营业执照,涉及许可经营的项目必须先取得相关部门的许可证。”董建芳告诉记者,对企业来说,从“办证”到“办照”的过程中,就产生了一系列的不便。

 “由于不具备企业法人资格,经营者无法以企业的名义开展招工、签约、银行贷款等前期筹备工作。”董建芳说出了企业和个人经营者在之前遇到的一系列瓶颈。

针对这一情况,这两年,国务院公布了一批由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的工商登记事项目录。今年以来,浙江省在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和降低企业成本的基础上公布了211项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仅保留了金融、化学危险品、通用航空、烟草专卖等37项必须进行前置审批的项目。

也就是说,《目录》实施后,经营者从事目录审批事项的,可直接向工商部门申请登记注册,工商部门将依法核发营业执照。

事实上,两年前,我县工商部门就打破了原有的“先证后照”格局,将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调整或为后置审批,不过当时审批事项只局限于公共场所卫生许可、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机动车维修许可、人力资源服务许可等113项。今年,全省推行前置改后置后,登记事项范围更大,扩展到211项。记者在这份文件中看到,此次目录明确的211项共涵盖环境保护、交通运输、林业、农业、国土资源、建设、教育、商务、盐务、民政、旅游、食品药品监督、质量技术监督、文化广电、卫生、安全生产监督、人防、公安、渔政、气象、烟草、海关、保险、消防、证券等行业和主管部门。

营业执照“提前到手”
企业迎来新变化

在行政中心,记者遇到了前来办理物流公司工商营业执照的陈国忠。原先,在取得工商执照之前,他必须先在公路管理部门办理道路运输许可证,凭许可证经营。跑机关,找部门,这曾经让陈国忠头疼不已。

而现在,浙江省政府的目录将道路货运经营许可明确列为后置项目。这样一来,陈国忠只要向工商部门申请营业执照,并以书面承诺方式先领取执照,之后再去公路管理等其他相关部门办许可证即可。“先前就只能干等。”陈国忠感叹道,“如今确实省事省心了不少。”

 “有了营业执照,就相当于我的企业有了‘身份证’。”陈国忠欣慰地告诉记者,这样他就可以先营运各类经济法律允许内的活动,好比银行开户、贷款、购买设备车辆、招工……进行各类前期的筹备活动等。

“证前抢跑”
将受到查处

“先照后证”改革推行后,博得不少企业主和个人创业者一片叫好,但也有人担心:会不会有申请人想借此机会“证前抢跑”,而不办项目许可证,仅凭营业执照就开业经营?

毫无疑问,答案是否定的。后置审批新规定不代表放松管理,否则仍将受到审批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的查处。

 “‘先照后证’的改革,改革的是‘证’‘照’办理程序,不是取消‘证’的审批。”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后置审批”和“前置审批”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先认可企业存在,然后再推动和加速其合法化。

因此,施行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市场监管的办事窗口,陈国忠就拿到了一份需要他签名的承诺书。承诺书上明确表示,之后,工商部门会将此企业的信息,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前传递给具有审批任务的公路管理部门,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由其做好后续监管工作。

如此一来,陈国忠就非常清楚自己下一步需要干什么,公路管理部门也知道有一家企业有意向要从事物流经营,方便实时跟进,及时监管。

柯桥审批又提速的启示

3月23日,浙江日报刊出一条消息:绍兴柯桥审批再度提速,从100天缩短到50天。一个总投资6亿元的项目只用34天就办理完手续。

早在2013年柯桥区就出台了审批“100天流程图”制度。要求从土地征用开始,到项目开工建设为止,必须在100天内完成全部的审批流程。

对比柯桥,2014年我县大力开展了行政审批提速工程,此前我县一个投资项目完成所有审批流程,平均时间是213天。而进入快速审批通道的项目,最多只要100天。这个提速,达到了53%。

就在上月,柯桥的行政审批改革就被国务院点赞。2月24日,来自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的一份传真,被送到柯桥区行政服务中心。传真上写道,1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对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行政审批改革有关试点工作给予督查表扬。这个被点赞的项目,正是柯桥区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100天全流程试点。通过试点,柯桥区企业投资项目从土地征转用审批到领取施工许可证全流程由344天缩减到100天以内,全国领先。

而现在柯桥高效审批再次发力,由100天缩短到50天,真的令人惊叹。

那么柯桥是如何高效成50天的?报道中,柯桥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建平介绍,“本轮审批改革关键在于科学、合理地精简审批流程。”为了实现50天审批,柯桥区重点进行了政府服务优化、转化中介环节、加强后期监管等七方面创新,其中效果最明显的是前置条件简化调整和建规缴费松绑后移两项。

报道称,整个审批环节中,节省时间最多的还属于环评一项。由于对走50天审批模式的企业有严格的准入要求,可以简化环评编制及审批流程而实行备案制,仅环评的编制和审批这一项就可以节省90%的时间。

现在老百姓最看重政府对于环保工作的管理力度。读者也许跟笔者一样有个疑问,环评节省时间,是否意味着环保要求放松?对此,报道中特意提及,环评压缩时间的背后,必须有严格的监管制度,才能避免失误。

的确,近年来不少企业屡屡在环保上触碰红线违法犯罪,而这些企业创建时都是通过环评的,为什么环评合格的企业会成为污染大户,问题的关键显然不在于企业创办初期的“冠冕堂皇”,而在于有没有人真的在管,缺少了严格监管,即便审批了一年三载,也保不了企业不排污。

显然,效率提升的背后,是对政府自身更高的服务要求。

相信,绍兴柯桥一定有更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柯桥再次高效审批的事告诉我们,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还有提升空间。

一人

作者: | 记者 王珏 通讯员 高康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