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日报 | 潮鸣天下 | 彩票 | 杭城就医挂号 [加为收藏] [设为首页]
我要投稿 ·我要报料 ·《德清新闻》数字报 ·新闻热线:0572-8889090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社会民生 | | 乡镇 部门 | 德网专题 | 德清旅游 | 网上道德馆 | 拍卖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德清新闻网 >> 德清摄影 >> 德清图库
文字:   打印

脸上有颜值 手里有才艺
www.dqnews.com.cn 2016-03-22 德清新闻网

    德清新闻网版权声明:凡本网的所有新闻作品,版权均属于德清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微博、微信、论坛和手机客户端等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新闻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德清新闻网”,以及该新闻作品的作者姓名。如有违反上述规定,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从左到右分别是高华、沈璐伊、陈聪、潘雪遥、孟琳珲、陈芳琰
 
高华、潘雪遥在排练
 
杭州歌舞团的金牌演员王永林指导

3月20日下午,婉转柔美的音乐声从德清广电大楼的排练厅飘出,像是误入江南雨巷,遇见了一个撑着油纸伞款步走来的姑娘……

 走近一看,原来是今年刚选出的6位蚕花姑娘正在和着音乐进行首次排练,杭州歌舞团的金牌演员王永林到场为蚕花姑娘们设计表演。当天,记者独家探访了今年的蚕花姑娘评选背后以及排练情况。

评选结果“5+1”

上周,6名蚕花姑娘潘雪遥、沈璐伊、陈芳琰、高华、陈聪和孟琳珲从近百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

6个人中,孟琳珲笑称自己背负着使命而来,因为她是水北村选出的“蚕花姑娘”。这是蚕花庙会自举办以来第一次从一个村里选出蚕花姑娘。孟琳珲说,水北村是新中国第一个蚕种基地、“蚕花姑娘”故乡,“能有机会为村里的蚕桑文化‘代言’我觉得很骄傲。”

要知道,被选为“蚕花姑娘”可不是件容易事。6位姑娘都是自信朝气的“90后”,个顶个脸上有颜值,手上有才艺。

沈璐伊和陈芳琰在评选时不约而同地选择吹奏笛子,分别以一曲明快轻松的《姑苏行》和一首跌宕起伏的《梁祝》惊艳了全场。

沈璐伊和陈芳琰都是新市人,小时候跟着父母参加蚕花庙会,在她们心里,热闹的蚕花庙会和美丽的蚕花姑娘是少女时种下的梦。如今美梦成真,沈璐伊难掩内心的激动之情。陈芳琰说,读大学离开家乡四年,今年临近毕业回来实习,终于有了机会更多了解日新月异的新市。

陈聪是上海大学法学院的学生,是未来的“律政俏佳人”。蚕花姑娘海选报名时,高中同学把报名信息推送给了她,鼓励她试试看。考虑到下半年就要出国读研,陈聪决定抓住机会,和家乡来一次“亲密接触”。

“初中的时候,我参加过蚕花庙会,当时我举着旗子跑在前面,今年居然成了蚕花姑娘。”陈聪笑着说。

亮相表演“2×3”

首次排练中,王永林老师根据6位姑娘的个人特质确定了2人一组的亮相表演。

其中,陈聪和孟琳珲分别化身为撑着油纸伞的江南女子和挎着小包的南国妙人在舞台上走秀,沈璐伊和陈芳琰发挥特长吹奏笛子,而擅长跳舞的潘雪遥和高华则分别展示舞蹈。三组展示结束后,6人齐齐亮相摆好造型,定格的画面分外养眼。

高华平时就喜欢跳舞,去年开始加入“古镇新文化”文化社团,跟着领舞学习民族舞、古典舞,参加过文化走亲等不少活动,是社团里的舞蹈主力。

而潘雪遥是这次年龄最小的蚕花姑娘,年仅20岁。她前两年就想报名参加选拔,无奈年龄受限,今年终于如愿以偿。潘雪遥是雷甸镇人,是今年唯一一位来自新市镇外的蚕花姑娘。她从未接触过蚕花庙会,没想到第一次接触便成为了庙会的主角。

但她却是一名专业舞者,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要靠才艺。排练中,音乐声一起,她就如鱼得水。从初中开始,喜爱舞蹈的潘雪遥在杭州艺术学院中国舞专业学习了6年,如今在浙江传媒学院编舞专业学习,古典舞、民族舞和现代舞无一不精。

这次选拔,潘雪遥以自己编的舞《彩云追月》艳惊四座,而这一舞蹈也将在蚕花庙会开幕式的亮相表演中展示一二。

一年一度的新市蚕花庙会将在4月初开幕,届时6位“蚕花姑娘”将在开幕式上一齐亮相,共同参与花轿大巡游、祛蚕祟、祭蚕神、轧蚕花等活动。而开幕式后两天,孟琳珲还将在水北村进行花轿巡游。

作者: | 记者 陆晨晖 文 李杰 图 通讯员 李国琴
分享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