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本版特别推出“巾帼风采专栏”,聚焦一批“两美”德清建设中的妇女先进典型——她们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但都以其聪慧、勤奋、创新和奉献,感动着身边的人。她们似一束阳光,温暖人心;她们像一声号角,催人奋进。让我们向美丽的“半边天”致敬!向平凡却又不平凡的“巾帼”们致敬!
上个周末,郑国芳再次走进单身母亲赵女士家,去陪她聊天,了解她的生活情况。这位曾经消极的单身母亲,在郑国芳如姐妹、家人般的关怀下,逐渐走出了婚姻、疾病的阴影,积极面对生活。
去年3月以来,郑国芳和其他社工走访的单身母亲家庭已达101户。在社工的帮助下,这些单身母亲重树信心。在她们眼里,郑国芳就是用真情温暖她们的“知心人”。
43岁的郑国芳,是武康街道群安社区的副书记。她的另一个身份,是德清县“彩虹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以及“彩虹桥”的创办人之一。除了日常的社区工作之外,平时还有周末,她几乎把时间都给了她的服务对象,那些需要被关注和关爱的人。
在武康街道祥和二区的祥和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里,有一间“自信工坊”。这几天,有十个年轻人来这里“上班”——折纸巾。一般人来说,折纸巾是很简单的事,但对这十位年轻人来说,这件工作的意义十分不一样。因为精神残疾的他们,之前沉默寡言、从不出门,几乎与社会隔绝。但是这两年来,在彩虹桥和金阳光众多社工的帮助下,他们开始接触社会、与人交流,渐渐变得开朗,更有了自己的朋友。
四年前由于社区工作的需要,郑国芳和社区同事前往广州、深圳等地学习考察社工机构,专门考出了社工证。“在社区工作中,常常会发现很多需要关心、服务的群体,仅靠社区工作人员是忙不过来的。”于是2012年的12月,郑国芳和同事四人创办了“彩虹桥”,成为我县最早一批个人成立的社工机构。作为社工机构,“彩虹桥”是公益性的、非盈利的,但专业、职业化的工作就是服务他人。
可以说,“彩虹桥”是郑国芳人到中年的一次“创业”。“一开始,没有项目,没有资金,就是写了方案去各个部门‘推销’自己。”当时,社工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并不为大家所熟知,也并不被人信任。但通过专业的活动服务,“彩虹桥”逐渐被认识和认可,县残联、县妇联等多个项目由“彩虹桥”承接。
就在去年,“彩虹桥”承接了“单身母亲家庭关爱项目”等11个社会服务工作,忙碌的工作也让郑国芳几乎没有了陪伴家人的时间。“好在儿子在部队,家里人也都十分支持,毕竟这是一项公益事业。”作为社工,郑国芳说,被需要、被信赖,就是对自己工作的最大认可,让她觉得辛苦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她也呼吁,社会各界能够关注他们, 也希望爱心企业能提供简单的工作让他们继续开心“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