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桥位于兴康北路上,又名官桥,是我县武康街道历史最悠久的古桥。记者从县市政管理处了解到,今起计划总投资580万元的千秋桥修复工程正式启动。
该桥始建于三国吴黄武元年(公元222),初名“官桥”,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也是浙江省最古石拱桥之一。当时,桥两侧开设夜市,明月清风,银烛交辉,叫卖声流水声此起彼落,交织在一起,夜景也是十分迷人。为了祈福桥能巩固不朽,改名为“千秋桥”。
从历史资料获悉,官桥在明洪武二年(1369)得到重建。在明清时期多次重修。民国时期和解放初也曾多次修建,因坡陡及桥拱圈变形,1980年将桥梁上部拆除,拆改成平桥,沿用至今。
据相关专业机构的鉴定,目前桥梁各处病害较多,已经不能满足机动车辆的通行,为考虑到现在道路通行需要,缓解东半幅梁桥通行压力,从3月1日起,对该桥进行整改。考虑到该桥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原则上保存了现有的桥型结构。
县市政管理处工程管理科科长姚彬炜告诉记者,千秋桥由东、西两侧拱桥组成,西侧拱桥就是当时的古桥,在保持现有桥型结构的情况下,主要是对基础和拱圈进行加固,但桥面系(包括桥面、人行道栏杆、桥梁装饰等)部分将全部拆除新建;东侧拱桥由于是后来新建的,桥身还比较牢固,所以只对桥面系进行拆除新建。
姚彬炜介绍此次修复将赋予桥梁更多文化内涵。他表示,将把更多当地元素融入到桥的修复中,桥铭牌、桥面栏杆等都会就地取材,采用武康石料,使得桥梁装饰与千秋桥历史文化内涵相得益彰。
值得一提的是,为方便市民往返余英溪两岸,届时在东侧拱桥边,还会新增一座18.5米长,4米宽的廊桥。整座廊桥采用木质结构,由一个大廊和两侧小廊连接起来,形成一座具有传统特色的廊桥。廊架的中心位置还设有休息区,市民们可以倚靠在这里一览余英溪河滨风情。
对于市民们关心的修复期间是否会影响通行等问题,县市政管理处表示,工程开始后,先对官桥西侧进行封闭施工,东侧开放交通;待西侧改造完成后东侧封闭,西侧开放交通,对交通影响并不会很大。预计整个修复工程将于8月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