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市镇城西村有个博爱养老院,里面住着五六十名高龄老人,今年春节,大部分老人都选择留在养老院过年。
大家在这里挺开心
顾凤珠,是新安勾里的老人,今年90岁。春节前夕,顾凤珠的儿女派出了精兵良将——老人最疼爱的孙子孙女儿前来,请老人回家过春节。不承想还是没有请到老人回家过年。
“我住在这里最放心,天天晒太阳。”老人拒绝了孙子孙女们的盛情相邀,“这里待我介好,年夜饭我又吃不下多少饭菜。”
今年80岁的沈新娥,是新市丝厂的退休工人。她有两个女儿,但她也还是乐意留在这里过年,不想去麻烦女儿。
2月20日那天下午,太阳暖暖地照在院子里。大学生俞奇思和中学生薛赐恩为老人们弹起了吉他,唱起了优美的歌曲,整个院子弥漫着温馨。“过年时,我们这里组织了新年晚会,有弹吉他的,有拉小提琴的,有吹笛的,有弹琵琶的,还有中英文朗诵的。老人们觉得在这里过得很开心,就不想回去了。”俞奇思说。
问起老人们在这里的感受,随便找一个老人聊天,你都会得到一个答案:这里的院长和管理人员待他们胜过亲人。
好媳妇加好母亲
俞奇思、薛赐恩的母亲,叫俞丽华,就是该院的院长。说起俞丽华,几乎每个老人都会交口称赞,她不仅是一个好院长,还是一个好媳妇、好母亲。
十多年前的一天,俞丽华的婆婆得了重病,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并且严重便秘。大便拉不出来,怎么办?非常爱干净的俞丽华这时勇敢地挑起了照顾婆婆的重担,一点一点地抠出了老人的大便,这一抠就是五个多月。天天换尿不湿,这一换就是十多年,每一天都不落下。
那段时间,俞丽华夫妇一边上班,一边还要照顾婆婆,两个儿子还没有长大,日子过得异常艰辛。儿子俞奇思有一次放学回家肚子饿了,只好吃点冷饭,当天用掉了一块五角,就告诉妈妈:我一个星期不能再用钱了。俞丽华听得落下了眼泪,感觉到对不起懂事的儿子。
如果说抠大便是为了婆婆这样的亲人,那么俞丽华办养老院,就是将这样的大爱惠及了院里的每一位老人。
善待每一位老人
俞丽华办养老院,纯粹是一个偶然的机缘。
第一个来入住的,是来自禹越白马高桥的朱巧英,时年69岁。2008年俞丽华和父母亲一起到禹越走亲戚,意外地了解到素昧平生的朱巧英卧病在家,家里也没人照顾,大小便都拉在裤子里。俞丽华动起了恻隐之心,心想自己婆婆也卧病在家,如果没人照顾将会是多么不幸。她想把朱巧英也接到家中来照顾,就把想法跟家人说了。通情达理、乐善好施的父母亲当即同意了女儿的想法。于是,朱巧英就成了第一个入住俞丽华家的老人。
俞丽华一家待老人如亲人的做法,一传十,十传百,老人们一个一个地来了。俞丽华老家门口原来搭建了一个鸡棚,后来养鸡屋全部住满了老人,结果养鸡生意也只能不做了。2011年郑州“爱心妈妈”家失火,俞丽华的养老院面临整顿,可老人们死活不肯离开俞丽华家。俞丽华夫妇只好与父母、姐姐、姐夫商量,依靠大家的力量用宅基地造起了五间四层楼,来安排这些老人的入往。可是还是挡不住老人们一个个地涌来,为此俞丽华还只好麻烦乡亲们,在前后的两家邻居村民家中租下了两处住房来满足老人们的需求,最后终于领到了执照,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关怀与重视。
走进养老院,你会发现这里每一位老人的被褥都干净清爽,老人们的物品也摆放得井井有条,有专用的物品箱,门上还悬挂着流动红旗,仿佛让人感觉是学生集体宿舍。墙上十多面感谢锦旗诉说着这里的美好。每位老人入住的费用也不等,最高不超过800元一个月,低的甚至只交600、300元,高林厚皋村村民马杏芬患有重病,一周三次血透,养老院给予全免费用入住;老人杨金荣是退伍军人,也在享受全免的待遇。“800元一个月其实包括老人的吃、水电、工人工资在内,只是成本,但我们确实不想从这里赚钱。”俞丽华说。
俞丽华的母亲体弱多病,俞丽华的父亲曾遭遇车祸双腿骨折。但即使这样,双亲仍非常支持女儿的想法与做法,俞丽华的父亲虽然已是古稀之年,仍每晚起床两次去为老人们查夜、盖被。俞丽华一家的办院事迹,感动了当地政府,也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老百姓。2月19日,俞丽华家庭入选第一季度浙江最美家庭候选家庭。